永发信息网

宋江三番五次要将第一把交椅让给卢俊义,其中有几分诚意?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23:05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11-12 08:56
宋江三番五次要将第一把交椅让给卢俊义,其中有几分诚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11-12 09:40
《水浒传》中就宋江让位于卢俊义共写了三次,分别在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第六十七回“宋江赏马步三军,关胜降水火二将”第六十八回“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我认为这三次让位中,宋江是各有自己的用意,且没有一次是真心实意的要让位。首先看第一次。卢俊义被张顺捉上岸,书中这样写道:众人一齐上马,动着鼓乐,迎上三关,指直到忠义堂前下马。请卢俊义到厅上,明明晃晃的点着蜡烛。宋江向前陪话道:“小可久闻员外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幸得拜识,大慰平生!却菜兄弟甚是冒渎,万岂恕罪!”吴用上前说道:“昨奉兄长之名特令吴某亲诣门墙,以卖卦为由,赚的员外上山,共聚大义,一同替天行道”。宋江便请卢员外坐第一把交椅。卢俊义答道“不才无识无能,误范虎威,万死尙轻,何故相戏?”宋江赔笑道:“怎敢相戏!实慕员外威德。如饥如渴,万望不弃敝处,为山寨之主,早晚共听严命”。卢俊义回说:“宁就死亡,实难从命!”吴用道:“来日却又商议”。当时置备酒食款待。卢俊义无计奈何,只得饮了几杯。小喽啰请去后堂歇了。次日,宋江杀羊宰马,大排筵宴,请卢员外来赴席;再三再四谦让,在中间里做了。酒至数巡,宋江把盏赔话道:“夜来甚冲撞,幸望宽恕!虽然山寨窄小,不堪歇马,员外可看忠义二字之面,宋江情愿让位,休得推却!”卢俊义答道:“头领差矣!小可身无罪累,颇有些家私。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宁死实难从命”。吴用并众领一个个说,卢俊义越不肯落草。吴用道:“员外既然不肯难道逼勒。只怕留的员外身,留不得员外心。只是众兄弟难得员外到此,既然不肯入伙,且请小寨略住几日,却送还宅。”这是宋江一让位。目的是留住卢俊义,共聚大义,并没有真正拥它做山寨之主。何以见得?第一,头一天,相让只是一个动作,然后一句话。卢俊义拒绝后便来日商议。翌日,宋江也是只说了一句话。有这样让位的吗?也太没有诚意了。人家卢俊义刚上山,如何就不该拒绝一下。当然拒绝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此时的卢俊义无意落草“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第二,吴用身居山寨第二位,没有单独来劝。只是和众头领一起说。看来是只是面皮上的问题。第三,宋江将同样的计策用在了另外一个人身上---双枪将董平。在第六十九回“东平府误陷九纹龙,宋公明义释双枪将”。见到董平被两个女头领绑了。“宋江慌忙下马,自来解其绳索。便脱护甲锦袍与董平穿着,纳头便拜。董平慌忙答礼。宋江道:倘蒙将军不弃微贱,就为山寨之主”倘若宋江真有心让位于卢俊义,又为何说此话?只是他爱惜人才,一心想留下人才的一种方式罢了。倘若捉到张清后,卢俊义不在现场,或许宋江也会对张清说“倘蒙不弃,愿为山寨之主”这第二次让位,是第六十七回“宋江赏马步三军,关胜降水火二将”,打下大名府之后。书中这样写道:宋江汇集诸将下山迎接,都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卢俊义,纳头便拜。卢俊义慌忙打理,宋江道:“我等众人,欲请员外上山,同聚大义。不想却遭此难,几被顷送,寸心如割,黄天垂佑,今日再得相见,大慰平生。”卢俊义拜谢道:上托兄长虎威,深感众头领之德,齐心尽力,救拔贱体,肝脑涂地,难以报答!便请蔡庆蔡福拜谢宋江,言说:‘在下非若此二人,安德残生到此1’称谢不已。当下宋江要卢员外为尊。卢俊义拜道:‘卢某是何等之人,敢为山寨之主!若得与兄长执鞭坠蹬,愿为一卒,报答救命之恩,实为万幸。’宋江再三拜请,卢俊义那里肯坐。只见李逵道:“哥哥人让别人做山寨之主,我便杀将起来。”武松道:“哥哥只管让来让去,让得弟兄们心肠冷了!”宋江大喝道:“汝等省得什么!不得多言!”卢俊义慌忙拜道:“若是兄长苦苦相让,着卢某安身不牢。”李逵叫道:“今朝都没事了,哥哥便做皇帝,教卢员外做丞相,我们都做大官,杀去东京,夺了乌位子,却不强似在这里乌乱!”宋江大怒,喝骂李逵。吴用劝道:“且教卢员外东边耳房安歇,宾客相待。等日后有功,却再让位。”宋江方才欢喜。就叫燕青一处安歇。另拨房屋叫蔡福、蔡庆安顿老小。关胜家眷,薛永已取到山寨。宋江便叫大设筵宴,犒赏马、步、水三军,令大小头目,并众喽罗军健,各自成团作队去吃酒。忠义堂上设宴庆贺;大小头领,相谦相让,饮酒作乐。” 我认为,这里宋江也没有真心想让位于卢俊义。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时机不对:卢俊义刚被救上山。“上托兄长虎威,深感众头领之德,齐心尽力,救拔贱体,肝脑涂地,难以报答!”卢俊义即便有心又安忍此时接位?难道宋江想不到这里?②山寨易主是大事,此等大事,若宋江真有心,为何没有事先和众头领商量?或至少没有被大家通过。③若宋江有心,此事必先与吴用商议,而面对李逵,武松等的争吵,吴用只说了一句“且教卢员外东边耳房安歇,宾客相待。等日后有功,却再让位。”所以,宋江此次让位,并没有真心要让位。既然如此,又为何要让哪?一来,卢俊义第一次上山宋江曾提此事,今日又见,岂可避而不谈?二来,宋江在此述说了一句假话“我等众人,欲请员外上山,同聚大义。不想却遭此难,几被顷送”这句话有假,当初,吴用去赚卢俊义上山在他家题下反诗时,就已经埋下了种子。一让位后不成,卢俊义回乡,就注定了卢俊义“却遭此难,几被顷送”的结局。那宋江既知如此,又为何这般说?只有一种可能----交际需要。还有一个事实可以证明这是交际需要,第一次上山,卢俊义尚且还是“颇有家私”,若此时不提,又似乎让人觉得有趋炎附势的嫌疑,“颇有家私”时就让位,“却遭此难”就不让了?当然,此时也含有宋江爱惜卢俊义才华,希望把他留下的一面,但更主要的是交际需要。因为此时的卢俊义以无处可去,又有梁山兄弟救命之恩,即便宋江不让位,他也不会走。这种交际需要,也或者可以说是梁山好汉对待英雄的一种方式-----“礼”。第三次让位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享祭晁盖已罢。宋江就忠义堂上,与众弟兄商议,立梁山泊之主。吴用便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其馀众弟兄各依旧位。”宋江道:“向者晁天王遗言:“但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拣是谁,便为梁山泊之主。今日卢员外生擒此贼赴山,祭献晁兄,报仇雪恨。正当为尊,不必多说。”卢俊义道:“小弟德薄才疏,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宋江道:“非宋某多谦,有三件不如员外处: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众弟兄不弃,暂居尊位。员外出身豪杰之子,又无至恶之名。虽然有些凶险,累蒙天■,以免此祸。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天下谁不望风而降!尊兄有如此才德,正当为山寨之主。他时归顺朝廷,建功立业,官爵升迁,能使弟兄们尽生光彩。宋江主张已定,休得推托。”卢俊义恭谦,拜于地下,说道:“兄长枉自多谈!卢某宁死实难从命!”吴用劝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襄,恐冷了众人之心。”原来吴用已把眼视众人,故出此语。只见黑旋风李逵大叫道:“我在江州舍身拚命,跟将你来。众人都饶让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让来让去做甚乌!我便杀将起来,各自散火。”武松见吴用以目示人,也发作叫道:“哥哥手下许多军官,受朝廷诰命的人,也只是让哥哥。他如何肯从别人?”刘唐便道:“我们起初七个上山,那时便有让哥哥为尊之意。今日却要让别人!”鲁智深大叫道:“若还兄长推让别人,洒家们各自都散。”宋江道:“你众人不必多说,我自有个道理,尽天意,看是如何,方才可定。”吴用道:“有何高见?便请一言。”宋江又道:“如此众志不定,于心不安。目今山寨钱粮缺少。梁山泊东有两个州府,却有钱粮。一处是东平府,一处是东昌府。我们自来不曾搅扰他那里百姓。今去问他借粮,公然不肯。今写下两个阄儿,我和卢员外各拈一处。如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如何?”吴用道:“也好。听从天命。”卢俊义道:“休如此说,只是哥哥为梁山泊之主某听从差遣。”此时不由卢俊义。当下便唤铁面孔目裴宣,写下两个阄儿,焚香对天,祈祷已罢,各拈一个。我想这第三次让位是宋江所没有预料到的,甚至是军师吴用和卢俊义本人都不曾想到卢俊义会擒得史文恭。然既然有晁天王遗言,怎叫宋江不依,即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不得不让。这是宋江让位的原因,那又是怎样体现宋江不是真心相让的那?①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享祭晁盖已罢。宋江就忠义堂上,与众弟兄商议,立梁山泊之主。既已有晁天王遗言“但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拣是谁,便为梁山泊之主。”何用商议?宋江此行是在为自己争取机会②军师吴用三处异常:其一,率先发言,抢在了卢俊义的前面说话。其二,他一改往日“日后再议”的态度,直接指出了一条道路---“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其馀众弟兄各依旧位。”若不是思忖已久如何得出这条道路?又如何刚一开始就说得出此道路。“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襄,恐冷了众人之心。”其三,“吴用以目示人”若不是事先和众兄弟私下商议过此事又怎知““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人皆所伏。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襄,恐冷了众人之心。”又怎可“以目示人”③反对派---李逵,武松等人。既然上次让位他俩觉了场子,宋江若有心当在开会前先说服他们。结果却是,反对派又壮大了,而且嚷得更厉害④宋江列举了“三件不如员外处”其一,相貌不如员外,做寨主跟相貌有多大关系?难不成梁山英雄的座次要按相貌一直排下来?岂不是乱了套?其二:有罪在身,出身不好,试问这梁山上有谁不是戴罪之身?又有几个出身良好?渔夫,樵夫,猎户,流氓,土匪等。可谓是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若此理论成立,大家都做不了头领。其三:“身无寸箭之功”,这句话更是胡扯,晁天王等人是你救下的,很多英雄是你推荐入梁山的,三打祝家庄,打破高唐州,青州,请问这是谁的功劳?从某种角度来说,他这是不是在和卢俊义做对比,而卢俊义只是捉了一个史文恭而已?这第三点更似有欲盖弥彰的嫌疑。把三点连在一起思考,他列举了三件不如员外处,是不是说他宋江除此三点之外均在卢员外之上?那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宋江又为何要让?第一,正如上面说的,是晁天王有遗言,不得不让;第二,宋江更主要的目的不在此,今日李逵等人的表现相信早已在他预料之中。他要做的是为自己的寨主之位“正名”,让众兄弟没有异议,更让卢俊义无话可说。从吴用的发言已经知道了最后的结果。下面的争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宋江和吴用联合上演的一场使宋江寨主之位名正言顺,更加巩固的戏罢了。就是要赌大家的口。而让位最终的一句话,则一语点破------此时不容卢员外不从。这哪里是对待未来寨主的态度?分明是逼迫卢员外就范!幸得宋江率先拿下东平府,否则,还将会有一场类似“如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的较量,直至宋江赢得卢员外为止。也就是说卢员外在此时充当了使宋江正名的配角。、 或许这样说来,有损英雄的形象。我认为未必。第一次让位,显宋江爱才;第二次让位,显宋江的礼。至于这第三此让位,足见宋江的手段。一个领导若没有手段怎可做得领导?又怎可做好领导?领导当然要有两下子,而梁山的兴旺也需要这两下子。而卢俊义,非为寨主之位而来,从始至终,也都没有做寨主的打算,一个英雄形象也同时在我们心中树立起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