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作家茅盾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串凄美的歌谣???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0 09:30
  • 提问者网友:人生佛魔见
  • 2021-03-30 01:12
为什么作家茅盾说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串凄美的歌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3-30 01:33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堪称精当——“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3-30 02:55
《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一共七章,每一张既有联系,又可以独立成一个整体。这部作品是萧红怀念中的故乡,作品中作者以儿童视角为我们描述出了一幅家乡生活的图景,可以说既像文又不像文。作者的童年在儿童的视角下就像是一串歌谣,但是这串歌谣并不美,只能说是凄美。为什么说凄美呢?因为作者虽然是以不带任何感情的叙写来描绘呼兰河这个地方的生活。但是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那种让人心痛的生活,那种麻木。那种国民性的愚昧。呼兰镇人民的生活是很凄惨的,作品中作者虽然以儿童的无意识的单纯话语写出来,但是读者却可以透过作者所描绘的景象去看到生活的本质,其实那些人只是代表,代表了当时的国民性的愚昧。所以茅盾先生说《呼兰河传》是一串凄美的歌谣。是萧红童年生活的凄美的歌谣。
  • 2楼网友:摆渡翁
  • 2021-03-30 02:26
《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一共七章,每一张既有联系,又可以独立成一个整体。这部作品是萧红怀念中的故乡,作品中作者以儿童视角为我们描述出了一幅家乡生活的图景,可以说既像文又不像文。作者的童年在儿童的视角下就像是一串歌谣,但是这串歌谣并不美,只能说是凄美。为什么说凄美呢?因为作者虽然是以不带任何感情的叙写来描绘呼兰河这个地方的生活。但是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那种让人心痛的生活,那种麻木。那种国民性的愚昧。呼兰镇人民的生活是很凄惨的,作品中作者虽然以儿童的无意识的单纯话语写出来,但是读者却可以透过作者所描绘的景象去看到生活的本质,其实那些人只是代表,代表了当时的国民性的愚昧。所以茅盾先生说《呼兰河传》是一串凄美的歌谣。是萧红童年生活的凄美的歌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