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灌水系乜野意思?拍砖又系乜野!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2 08:10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4-11 15:37
灌水系乜野意思?拍砖又系乜野!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4-11 17:04
灌水的英文叫做“add water”,根据网路耆老口耳相传,此乃与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大有关系。据说里根是个BBS爱好者,在总统任内常喜欢利用电子布告栏微服出巡,了解民生疾苦;他也用“add water”这个ID结交了不少网友,但没有人知道他就是美国总统。一直到他卸任之后,里根才跟几个好友透露了这个秘密;短时间内便有如火山爆发般一发不可收拾,所有想攀关系的,有仇的,想重修旧好的网友们统统出动,E-mail,post如山洪爆发般涌来,可怜的站长不敢砍信,只好硬盘一片片地买,终于,众志成城,这个站就这样被搞垮了...
  后来据说里根有补偿这位站长,可是“add water”的威力也这样传开了,再辗转传到台湾,直接翻成中文便是“灌水”
  灌水,故言而之就是“发表没有实际阅读意义的水文”。“灌水”一词相对来说是贬义的。灌水行为也是不被大家喜欢的。

  其实总结起来灌水者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无聊:
  来到网上逛,该说的都说了,该干的都干了。但总觉的没有什么可做,于是便灌灌水,浇浇花,打发点时间过去。
  2.发泄:
  在现实中或在网络中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憋在心里难受.灌灌水,一脑子全倒出来,立刻舒服了。
  3.恶作剧:
  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想搞搞气氛闹闹事,开个玩笑自己开心一下而已。
  4.问候:
  善意的和大家打打招呼,看看有没有什么朋友在线。
  5.增加经验值这种情况完全是网易的错——发明了经验值这样的东西(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6.出风头:
  喜欢多发言,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7.聊天:
  懒得去聊天室,一碰见志同道合的朋友就立刻片开了。
  8.闹事:
  顾名思义是恶意的行为,为报复某人或某事而采取的一种极端手段。
  9.阴谋(也许会是阳谋):
  带有某种目的前来进行发言,为以后达到某种目标而做的一些前期工作。比如为申请担当某个版的版主或为日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等等。
  10.其他::
  连灌水者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灌,也许就是网络综合症的前期症状吧。
  11.网络遗传:
  由于现在网络日渐臃肿,灌水现象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灌水似乎也不再叫做灌水,是一种正常行为了。




 要说“拍砖”,得先说说何谓板砖,板砖学名砖,俗名砖头,乃黄土和水的混合物也,经水淹火烧而成,此物性格分明,头角峥嵘,可盖房,可砸人,可自卫,就地取材,用处多多。所以渐被网民相中,成为BBS上攻击性常规武器也。
  论坛的存在和发展就是靠坛友们不断的发帖、回帖。发帖回帖有很多种类型和方式,其中大多数都是一团和气的灌水。偶尔会有一个表达不同看法的回帖,看到与自己看法不同的帖子后又予以反击这就形成了讨论或者争论,这就是拍砖。拍砖的初衷是提出反对的看法,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说白了就是谁也不服谁的文字体现。
  一、“拍砖”的来源:
  北魏永安年间(528-530),庄帝的母舅,太傅李延寔被任命为青州刺史,临行前向庄帝辞行。庄帝对他说:“青州地方有‘怀砖’的风俗,世人号称难治。舅舅此去可要小心从事,别辜负了朝廷的委托。”当时,黄门侍郎杨宽站在庄帝旁边,不明白“怀砖”是什么意思,下来后私下里向舍人温子升请教。温子升说:“我听人讲,庄帝的哥哥彭城王做青州刺史时,曾询问当地风俗,有位从青州来的宾客说:‘齐地的百姓风俗浅薄,喜欢高谈阔论,追逐名利钱财。凡新太守初次上任,他们都怀揣砖头,俯首叩头,以表示赞美欢迎之意;一旦被人接替离任归京,便用砖头砸他。’这是说青州人拥护和反对一个人的态度,就像翻转手掌一样变化快速。怀砖一词的意义就是由此产生的。”如今“拍砖”的风气,源出于彼,是山东人的专利。今人创造词汇的想象力,其实古已有之。其具体操作,不过是将原来揣在怀里的砖头,拿到网络上来乱砸一通罢了。
  二、“拍砖”的来历:


  砖分青红皂白、三六九等,毋庸置疑,愈煅烧得久、愈经历风雨愈可能是好砖,网络论坛BBS起步很晚,天涯社区也不例外,也没有好砖。早前的网络只有聊天室,当天涯是聊天室的时候我们也在,那时候财神、师爷、纳兰都在学着发帖,当然还有更早的传教者阿橹、刀风、一凡,看见人家发一帖就砸一帖,然后就孜孜不倦的教诲,那会儿管叫“砸帖”。橹、风、凡们一路从天涯网易新浪走过来,一边辩论着自己的“砸帖”现象是好是坏,一边称呼为“版砸”现象,并戏称他们自己为“臭石头”,不知是其中的谁嫌石头名称不好听,有着不经雕凿的嫌疑,也刚好那时候社会上正在大兴建设大搞房地产开发,网上批露某地方毁田地办窑厂,政府要惩治那类事件,事件人辩解时有句名言叫“烧砖也是为建设”,他们就兴起把“搬石头砸帖”改称为“版砖”了。“版砖”称呼比较死板,缘于他们都是江南修士,根据“片儿川”的杭州儿字腔调,谐趣的改为“版儿砖”。砸得久了,估计是厌烦了,也把死板的砖比做“板砖”了。后来才让这个词语广为流传,以至于让纸媒沿用,据说这拨人从不以是哪个网站的人自居,也据说他们这拨人也经常换了马甲在网易活跃,好像他们中有人在去年提出了“拍砖不如捣蛊”,发展捣蛊学说,估计以后“捣蛊”这个网络动作词汇又会在互联网流传。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