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 提问者网友:泪痣哥哥
- 2021-04-14 11:18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4-14 11:25
1.基本姿势
不少人认为打台球是很简单的运动,只要用球杆将台球打进球袋,就可以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了。作为休闲运动了,也可以这么说,台球运动可以起到活动人体筋骨,陶冶性情、寻找乐趣的作用。但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台球运动员,那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按规范要求的严格训练,不仅能把球准确打入球袋,还必须有标准的姿执、规范的击球动作,并掌握科学的技术、战术和解决各种题的方法。因此,在进行技法练习之前,首先应具备最基本的站立姿势和击球动作,包括如何运用台球器材,掌握球的特性等基础技能。
练习的基础之一是站立姿势。由于每个人的高矮、胖瘦及年龄条件不同,习惯使用的眼睛不同(左眼或右眼),所以原则上是依自然、舒适为宜。但还是有一个基本的标准的站立姿势,这就是先持杆面向主球立正,然后左脚向左前方跨出半步约40厘米,右膝挺直,左膝微弓,上身向前弯腰,越低越好,最好能将下颌贴到球杆(如果是打美式球,因为球比较大,上身就不一定弯得很低)。左右脚尖朝向夹角约成45-70度,面部的中心线在球杆的上方。左臂前伸微曲,五指散开压在台呢上,大拇指贴在食指右侧形成一个V字形,以便于架球杆。有不少人在做手架时,左手的五个指头并得很紧,球杆与手指的方向平行,这样的手架不是很稳,应尽量使四个手指散开,增加稳定度,再使球杆和食指形成交叉。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在球杆的重心后面约10-20厘米左右处。这样的站立姿热是比较稳定的,整个人体的重心在右脚掌和左手掌形成的三解形的中间。
身体要面向所击的主球与目标球。如果是右手持杆,则左脚稍靠前,右脚稍后,两脚之间形成50度左右的夹角,站成八字步。也可站成丁字步,侧身向球台,左脚前,右脚后,两脚之间自然形成一个80度左右的夹角。
第一种较普遍;初学者往往喜欢丁字步,其实八字步更有利于瞄准,站丁字步只是在击某些特殊的球时使用。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眼睛是否偏斜,可以做宁产的测验。先确定一个方向(或指定一个目标球),然后用左手后住左眼,右手指向目标球,再用左手捂住右眼,这时你的右手指向发生位置偏移一个距离。接着用右手捂住右眼,左手指向目标球,再用右手捂住左眼,这时左手的指向也发生偏移。如果这两个偏移方向相反,距离相等,说明你的眼睛没有偏斜。如果跟离不等,侧两眼偏斜,需要进行修正。
在站立时一定要防止两脚横向叉开、两膝都弯曲的不良的姿势。这样既不稳定、也不雅观。在打球时,手运动方向和两眼的正中间与目标球方向成一条直线。
面部位置:正确击球姿势的形成,不能忽视面部位置的关键性作用。面部不正就瞄不准,也就不可能击球入袋。要想做到打得准,弹不虚发,使球按照预想的路线行进,就必须特别注意,使面部的垂直中心线与球杆的中轴线,保持在同一个垂直中心平面上。
怎样才能把面部摆正呢?具体做法是在瞄准时,将下颌对准球杆中轴线上,并与球杆相贴,两眼保持水平,向前平视。这样面部中心,包括鼻子,嘴和下颌,便都能与球杆和右后臂,进入同一个垂直平面里。
打台球的动作要领(转贴)
第一项(架竿)
1.培养正确架竿和守备姿势,手臂自然伸长而分僵直,如此能助你目标球之锁定。
2.经常练习拇指与四指之间的架桥高低姿势与位置,力求能够放鬆,扎实,而稳定,其对出竿之准确性有绝对影响。
3.不要仅用指尖握竿,更不可使用手腕力量紧握球竿,轻提球竿方式最正确.
4.姆球与目标球接近时,应缩短架竿距离,而握竿位置也需适度配合前移,反之则向后移。
第二项(瞄准)
1.持竿的水平角度越小,撞击的准度越精确。
2.握竿的肩膀线(中心线)要对准目标球的方向,肩膀点在双脚重心点正上方。
3.保持下巴中心点在球竿的正上方,与鼻尖,眉心,成一直线。
4.出竿前,3~5次的是竿即可,超过容易失去节奏感,反而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第三项(摆动)
1.运用球竿出竿摆动的速度,来加强姆球的速度;而非使用手臂的力量,去增加撞击的力量。
2.小臂自然下垂,轻提球竿,前后来回摆动,力求节奏平稳顺畅,尽量维持不变的速度.
3.回竿速度(出竿前最后一次抽回的动作),尽量降至缓慢,全神贯注,身体不动如山,一击而出,此为准度之决定。
第四项(出击)
1.将打击要求的很柔软,可以避免球竿反弹所造成的偏斜。
2.出竿前全神贯注于架竿点,与姆球之撞击点之精确位置,出竿时将注意力转移集中于目标球.
3.出竿前察觉试瞄不完整而有怀疑时,不可勉强出竿,应站起来重新调整基本姿势。
第五项(延伸)
1.出击后,动作顺势而下,一气呵成,确实完成出竿动作。
2.击球后,暂时保持原来姿势,不要立即站起来,务求达到完整节奏感及延伸的动作。
3.球竿前截扬起,或是左右偏斜,以及身体各部的晃动,均会造成准度的失误。
第六项(姿势)
1.要求姿势的稳定与身体的平衡最重要,它可以抵销球竿撞击时所产生的反弹,与振动,熟练头,手,脚,和身体各部的正确位置。
2.固定标准姿势,其感觉轻鬆自然又很舒适就对了,无须刻意去模彷他人,除非其姿势确实很适合你。
第七项(下塞)
1.尽量不要使用下塞球,因为它比你想象中更难控制,多利用中线上的竿点,配合球型,与角度,走出你要的路线。
2.下塞时,切忌使用身体的力量,也就是所谓身体下塞的坏习惯,它是缺乏信心的讯号,更是造成延伸不直的致命伤。
3.切薄球时,尽量使用下低竿,可以减少姆球撞击子球时,所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力(目标球明显不正常的旋转)。
第八项(超越)
1.练球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本身的实力水准,而非仅以打败对手为荣。
2.尽量找球季比自己好的球伴切磋,并互相研究,比较能够有所吸收和助益。
3.以求艺之心态为出发点,抛弃输赢,而着重于球赛中的理解和分析,如此更有助于改善和提升。
4.固定的练习,经常性的比赛,可学习到更多面的观念与技巧,并增加自己的稳定性及抗压力,是成为高手的必经途径。
2.握杆、架桥、杆架
握杆
无论是右手握杆或左手握杆、握杆的位置很重要,握的合适能轻松自如平稳击球。这是打台球开始的第一个重要因素不可轻视。
首先要找到球杆的重心,方法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成一个圆圈或一个钩,把球杆套在圈里面,然后左右推动球杆调整直至平衡为止,套在球杆上的手指位置就是这支球杆的重心。再从这个重心向杆尾移动20到30厘米,这个部位便是一般握杆的合适位置遇有特殊打法需要,还可以前后移动调整握杆位置。
握杆姿势的基本原理:
1.首先是站势。站势每个人有自己的情况,没什么所谓正确姿势,但有一个基本原理是十分重要的,就是身体的重心要在人的身体的正中而不能把重心负担在握杆的手臂上,而且站姿不能影响握杆手的运行。如果重心不在人身体的正中而是偏向握杆的手臂,必然会导致因为握杆手臂的运动而使重心不稳,从而产生击球时身体晃动的现象。同时,不能因为站势而影响握杆手臂的后摆运动,比如有些球手往往站得重心太向下也就是身体太趴下导致握杆手后摆时总是撞到腰部或者胸部。
2.无论握杆手臂如何摆动,握杆手的虎口都要紧贴球杆,并做到母指与食指相扣住球杆。这样才能保证球杆在运行时不会晃动。有些球手就是拇指和食指没做到相扣,整个手都很放松,结果造成球杆总是晃动。
3.握杆手臂后摆时,后三个手指要根据球杆的运行适当放松力度,就是通常所说的放松。简单来说就是越后摆后三手指越放松。为什么要这样呢?也是物理原理规定的。因为一般人击球时大臂是不动的只有小臂摆动,小臂的长度是固定的,而后摆是有一个幅度,因此后摆其实是在做一个以肘部为圆心的圆周弧度运动。据我研究,这个弧度其实并不大,大概也就是十分之一的圆周。但因为是一个弧度,所以后摆时如果五个手指都始终紧握球杆,那球杆势必会上下摆动,不在一条水平线,那怎么办呢?那只有使这个后摆运动不是一个圆周运动,就是说如果能做到后摆越大小臂变得越长就行了。那人的小臂长度是固定的呀,怎么办啊,那这时后三个拇指就派上用场了,如果后摆越后时,握杆手的后三拇指越放松,就相当于增加了整个小臂的长度,这样球杆自然就在一条水平线上了。
4.适度试杆几下。这里要注意了,为什么打球要试杆?试杆的作用很多球手可能都理解为看自己出杆直不直,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根据我研究,太在乎自己试杆直不直的球手多半都很不稳定,相反试杆很轻松的球手多半出杆都很稳定,这也就造成了为什么有些球手打起球来看起来那么潇洒,而有些球手打起来猥猥琐琐瞄半天还打不进的那种。其实根据我的研究观察试杆的作用更大的是让自己出杆的动作有个适应期,就是放松自己的手臂肌肉,为下一步出杆做准备,让下一步的动作更舒展更稳定。因此适杆的时候大可不必瞄来瞄去,只要看好角度,做几个舒展的试杆就可以达到目的了。有些球手为什么经常会手抖?就是因为试杆时没有充分放松肌肉,把试杆的这个时间都用来瞄准上了,时间一久,手臂肌肉就会疲劳,自然就会发抖。因此,如果你打球时经常因为手抖而瞄不准那说明你太在乎你试杆时的瞄准了。
5.试杆完毕,进行双停动作。什么时双停想必大家都很明白了吧。但为什么要双停呢?估计很多球手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有些球手往往就是因为别人双停所以我也双停,大家都这样我肯定又这样了。这样又走入一个误区。其实双停重要之处不在于这个动作本身,而是在于这个动作的意义本身:就是再次确定瞄准点。因此双停时不能就是为了停一下,而是必需停下来之后用眼睛确认一下你这个动作是不是和你当初的瞄点相符了。因此有些球手双停时就是很简单的为了停一下,眼睛没用任何主动的动作,所以即使学别人双停了仍然打不准。
6.最后一步,出杆,但切记,出杆之后小臂与大臂要夹紧。这是打球高手们经常提醒的重要要领之一。不论你用什么力道出杆你的出杆后小臂与大臂一定要夹紧。为什么必须有这个动作呢。因为如果你小臂出杆后没夹紧大臂,也就是说悬半空,那注意了,后摆的动作是有惯性的,如果强行悬在半空就停止了,相当于自身用一个抵抗力了来抵消后摆的惯性,那是什么后果可想而知了,因为主动的抵抗力会造成手臂的晃动而造成出杆不直,那击球的后果可想而知了。也许有人会问,用力出杆和小力出杆都要夹紧大臂吗?那岂不是说打什么力道的球都要摆动相同幅度?难道打个小力的出杆的球都要前摆到夹紧大臂的程度?这怎么可能控制力道?那么这些球手又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打什么力道的后手握杆点的位置是不能相同的。力道轻的你的握杆点就要靠前点,这样摆动幅度就不用太大。力道重的握杆点就靠后点。所以,有些球手不论打什么样的球都始终如一下保持同一个握杆点,那些握杆点始终保持在后。
握杆常用的方法:
1.握拳式(即:四指攥杆,拇指贴于十指外恻第二节)
分解手上的动作:十指带杆法,是以十指握住杆,十指指尖第一节紧贴球杆,运杆时,后三个手指微松,幅度不要大,最后向后拉杆十指不动,后三个手指放松,幅度不要太大,中指第二节护杆,无名指跟部护杆,小拇指脱杆,(练习中注意感觉十指),然后出杆,动作连贯以后就舒服了(此种方法需要刻意硬腕,就是手腕子要微僵,使手和小臂一体化)(亨得利属于此种方法)(此种方法准确率极高,尤其贴岸球,薄球,和中远距离长球,相当准,但是杆法效果和力度没有其他手法好,因为手接触球杆的面积较少,力传导不好,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长期的练习喽,但是速成来讲,是很见成效的.(推荐使用)。
2.中指带杆,(即:十指不贴或微贴球杆,中指带杆,拇指贴于十指外恻第一节)运杆时,后二个手指微松,幅度不要大,最后向后拉杆中指不动,后二个手指放松,幅度不要太大,无名指第二节护杆,小拇指脱杆,(练习中注意感觉中指),然后出杆,动作连贯以后就舒服了(奥沙利文属于此种方法)效果同上,但难度增加,分人使用。
3.十指,中指和无名指同时带杆,小拇指微松,出杆时要注意感觉三个手指,可以搭配尝试,例如1,2,3,12,13,23,123,(推荐123,三个手指同时带杆发力均匀,但要注意细节,此法属于自然硬腕,但要稍加注意,而且各方面效果极佳,只是不是人人适用)
握杆时,不能握得太紧,不然手和手腕肌肉紧张,手臂僵硬,不能平顺滑动出杆击球,右手握杆时,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轻轻夹住球杆,好像一个吊环,衩际握住球杆的是手的前部,即:拇指和前两个手指,另外两个手指虚握,小指包绕在球杆底部,主要配合控制球杆的平衡稳定,使球杆保持直线运动。
架桥
左手为了支撑并稳固球杆所做的动作,称为架桥。如果架桥不稳固,则击球时的瞄准点以及撞击时的力道等等,全都会失常,有时也会发生滑杆的现象。初学者往往只将精神集中于击球动作上,而忽略了架桥动作的重要,因此往往会有偏差甚至失误的现象。
初学者在尝试其他架桥法之前,请务必多加练习,充分地学会基本架桥法之后才运用其他的架桥法。标准的架桥位置是距离母球大约15公分左右,我们必须根据母球撞点的不同而调整架桥的形状。也必须因撞击母球中心,中心上、中心下的不同,而改变架桥时手指头的高度。除了基本架桥法之外,还有V字形架桥法、扣环式架桥法、橡皮边架桥法、指尖式架桥法以及其他架桥法等,我们将逐一介绍各种架桥法的要领。
指尖架桥法:当母球与子球距离接近时,架桥与v字型架桥法相同,但必需将手指撑起,使球跨越子球(障碍球),来撞击母球。
扣环式架桥法:以弯曲的食指和大拇指连接成圆圈包住球杆,将其余三指尽量张开,与手腕贴住台面(母球的打点,可利用架桥的高度来改变瞄准时的撞击点)。
橡皮边架桥法:球杆置於食指与中指之间,紧贴台面,利用台边与手指形成架桥(此用法多用于母球较接近台边时使用)。
v字型架桥法:竖起大拇指,利用它与食指的根部形成v字型,除姆指之外,其余四指贴住台面,球杆置於v字型凹处。
杆架
用手为球有做成的各种支架称手杆架,架杆或台架等。在台或以架等。在台球运动中往往被人忽视了它的重要作用,要保证击球的准确性,必须有自然而稳定的杆架来支承,它可以准确地引导球杆进行击球动作的导向。
1.平背式杆架手势:先把左手掌伸直,手心向下按在球台台面上,五指尽量岔开、指开紧抓台布,形成一个宽而有力的稳定杆架基部,然后掌心稍微拱起,拇指紧贴食指翘起,食指与拇指之间便出现一个凹槽,球杆便可以放在凹槽上活动自如。如需要调整高低时,可以使手指伸平手掌降低、拱起而升高适应击球需要。这种杆架高度低,适用于球径较小的落袋式台球。
2.凤眼式杆架手式:为了容易理解,方便练习,现把这种手势分解成单项动作图解说明如下:
(1)将左手平放在球台台面上,手心向下,由手腕到指尖,向内侧稍微转个小弯。
(2)小指、无名指和中指,一齐向内侧转动拱起,手掌左边压在台面上,三个手指形成支撑的手势。
(3)当左手与球杆方向接近直角时,左手拇指和和食指尖向一起捏。
(4)拇指和食指形成一个圆圈后,便可以把球杆插入圈内来支撑球杆击球。如果需要调整高低时,呆伸展或拱起中指来调整。因这种杆架高,多用于球径大的开仑台球。
3.V形杆架手势,如果遇到在主球后面有一个球造成击球障碍,为了不碰这个阻挡球必须将球杆抬高,主球和阻挡球越近,打好主球的难度就越大,如果主球紧紧近阻挡球做杆架的手应更近些,角度就更陡些,以便打中主球,相对的可击部分就很小,打不好就要滑杆。
把四个手指头竖起来,支在阻挡球后面,尽量把大拇指翘起,把球杆架在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V形槽里,击球时,球杆顺着槽滑动,如果击球需要时,球杆把还可以抬高。这是不太舒服的一种杆架,但又非常重要,不会是不行的,应该经常练习支撑的手指,直到能稳当面而有力的支起球杆为止。
4.台边杆架手势
由于球的位置变化多端,以及打法不同,仅靠几种常用的标准杆架手势,不可能是万能的,所以杆架手势也不可能千篇一律,而是多种多样的,有五花八门的名称。
3.击球
当你站好位置、握住球杆的正确位置、脸部位置与架桥方式都做好之后,击球之前的预备动作已大致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抽打动作了。你在做这个动作时必须缓慢而正确,才能使球杆正确的击中你所想击中的母球撞击点而无偏差。
击球的动作,原则上要求使球杆瞄准方向进行平稳、准直的前后运动,不要左右摆动或上下跳动。实际上不少台球爱好者在打球时很不注意运杆的动作要领,以为只要能打着球,能够把球打进行袋就行。而有一些人将球大力打出,母球常常险些飞处球台,出杆后将球杆高高抬起,上下摆动。让会打台球的人忍笑不止。这些不正确的运杆动作,往往是导致技术发挥不稳定,一会儿打得好,一会儿打得不好。以下是一套运杆的练习方法,值得广大台球爱好者学习使用。
一、球杆瞄准既定的击点和方向运杆三次,停在主球附近约5毫米处;
二、将球杆从主球附近拉回到准备出杆的位置,默数一、二、三;
三、从准备出杆位置再进行认真瞄准,并黑数一、二、三后再出杆击球;
四、击球后不要马上收杆起身,应默数一、二、三后再收杆,以防止击球后马上收引起的失识动作。
如果你不拉杆三次就出杆,一定要控制好出杆前瞄准线路的准确性。在世界冠军中,如戴维斯、享德利、希金斯等的运杆动作基本上属于向后拉杆停顿几秒后再出杆击球,而威谦姆斯则属于拉杆后不停顿的类型。所以击球的动作也不强求一致。但出杆一定要做到“稳”、“准”。
击球时手臂备关节的运动为三自由度运动,大力击球时用户关节,中力击球时用肘关节,小力击球时用腕关节,
击球,可以说是打台球必须学会的基本功法。前面已经谈到单独击打主球个部位的击点,主球的运动及行进路线。下边要谈的是击打完主球,主球再与目标球相撞后,主球和目标球各自的运动及行进路线的变化情况。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击球方法:
1.推进球
水平持杆,击打主球中心击点,当主球与目标球相撞后,目标球前进,主球也同时跟在目标球后面,缓慢向同以方向前进,行进一段路程后才慢慢的停住,这就是推进球的打法。注意用力要适度,不宜过重或过猛,否则会变了跟进球或定位球。
在5号球位有一个蓝色球,如果打进红色球后,若能使主球走到5号球对面,下一杆便可以轻而易举的把5号球击入中袋,因此可以打一个中杆推进球,使主球缓慢的走到预想的位置。
2.跟进球
水平持杆,击打主球中上部击点,当主球和目标球相撞后,目标球被撞前进,主球同时也紧跟在后面,不停的跟到所需要停的位置,故称跟进球。
把红色球打进角袋后,为使主球走到角袋附近,下一杆便可以把靠近顶岸的7号黑球打进右顶袋,这样需要打跟进球,主球便可以跟在红球后面,停在理想的球位,把黑球打进角袋。
3.定位球
水平持杆,甩腕出杆即利用手腕的爆发力击打主球的中心稍微偏下的击点,主球略带滑动前进。当主球与目标球相撞后,主球把自己的前进动力全部传递给目标球,目标球则前进,而主球因失去动力,便停留在与目标球相撞的位置,因此就叫定位球。
对这中袋有一个红色球,打一个定位球,使主球停在红色球后面,下一杆便可以把6号球打入角袋。
4.拉杆球(也称缩杆球)
水平持杆,甩腕击打主球的中下部击点,利用甩腕的较强爆发力,使主球反转向前滑动。在主球与目标球相撞瞬间,目标球被撞前进,而主球则借相撞的反力而释放了反转力,便向后旋转退回,因此叫它拉杆球。不过要注意,在打拉杆球时,主球和目标球不能相距太远,一般在30厘米后退效果最好,距离越长则后退距离越短。根据个人联系程度可以逐步提高长距离拉杆的速度和主球回退的距离
打进红色球后,采用拉杆把主球拉回来超过原位,主球正好走到6号粉色球的后面对着角袋,可以顺利的把红球打进角袋。
5.中央击法。这是最常用的击法。击球点在母球正中处,用这种基本架式,棒尖的高度与母球中央点对齐,然后击球。
6.随击法。亦叫跟进击法,这种击法可使母球在撞击目标球后跟随其前进的方向滚动,可以调整母球的位置,为下一步击球选择合适的角度。击球姿式与中央击法相同。将指尖稍向掌部移动,形成一个较高的手架式,击点取同于母球中央点约一棒尖的位置。要注意的是,如果目标球靠近袋口边上时,使用这种击法,很可能会使母球随目标球滚入袋中而同归于尽。
7.抽击法。又叫倒退击法。即母球击中目标球后再退滚回来,方法是:将手指张开、降低手架式,击点取母球中央点以下尽量低的位置,持棒的右手不要抬高,保持棒杆成水平。
8.旋转击法:①左旋击法:与中央击法相同,但稍为将手架左偏,取母球中央点以左的位置为击点。母球被击后,以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向左作弧形前进。②右旋击法:与左旋击法相反,将手架右偏,取母球中央点以右的位置为击点,被击出的母球沿右弧线前进,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9.边栏击法。当一个目标球紧贴着边栏时,根据母球与目标球之间的角度,用旋转击法或中央击法,使母球到边栏撞击目标球沿栏边作球道入袋。
10.借力击法。就是一个目标球借助母球撞来的力量,驱动另一个或多个目标球,达到撞球入袋的目的。当几个目标球排列在一起时,用这种方法使目标球产生连锁反应。
11.阻挡击球法:被击中的目标球依靠前面目标球或栏边的阻挡所产生的反弹力,改变其前进方向而入袋。
12.反弹撞击法:难度较高,它利用栏边橡皮的反弹作用,使目标球经过对栏边一次或多次的碰击后,以独特的角度落袋。击球者要用栏边的记号计算掌握反弹的角度。方法是:用眼睛在目标球到橡皮边之间划一条虚线,计算从虚线至袋口有多少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将这个距离除以2,就是目标球与栏边的撞击点。
这里再说一下爆发力击球。
爆发力是打球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杆法,否则不可能全面提高击球技巧。只有能熟练地运用爆发力,才能打出既有速度又有力量的腕力球,才能真正体会到台球运动的特殊魅力。如果不会运用腕力击球,而把击球动作幅度拉的很大,使的是蛮力,则会显得很粗野,不象打台球的,而且打出去的球既无旋转力也无速度,打拉杆根本拉不回来,而且也不会准
那么怎样才能在击球时产生爆发力呢?主要要靠腕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钉钉子,剁肉馅都是要用到腕力的,即所说的甩腕。例如,在击球时,握杆不要握得太紧,要轻松自然,练习时首先对准主球中下击点进行轻柔运杆,做好瞄准准备。击球时,利用手腕的抖动力向前一甩,同时右手五指一齐紧握一下球杆,刹那间把球杆送出,要做到小臂挥杆动作慢于手腕前甩的速度,只有做到两者良好的协调配合,才能产生一种强而快的爆发冲击力,将主球有力的打出去。当要用强力击球时,球杆的撞头与主球之间就要拉开一段较长的距离,一般要向后摆动约300毫米左右。这也和打乒乓球、网球一样,大力击球时,要拉开球与球拍间的距离,向后甩臂膀加大球拍的冲击力。
大力击球时,手架与主球之间的距离也要放远一些,然后平稳地把球杆推送出去,由于击球距离长(冲程),球杆便有足够的距离加速度,因速度快,动能大,所以撞击主球的冲击力(冲量)也大,主球受到大的冲击力以后,便加大了前进速度,球便转得又快又远。
大力击球时,要特别注意握杆的手腕必须轻松柔和。球杆的运行方向,必须与球的行进方向一致,才能顺利平稳而准确击中主球上撞击点的正确点位。
如果要用轻小的力量击球时,球杆撞头与主球之间的距离就要缩短,约50毫米左右,手架也同时向前移动一下位置,与主球靠近一些。握杆的右手(左)手位置也要向前移动,藉以减小臂力,这样向后摆动球杆的距离也就随之缩短,然后轻轻地向前将球杆推送出去。
由于球杆的冲程短,加速距离小,速度就减慢了。因动力能小,所以传递给主球的冲击力自然也就小得多。
各种击球技巧是通过击打主球的不同的点而体现出来的,而击打主球不同的点,其用力
方法是不同的,下面以通常说的15点为例简略说明之:
一、定点球(14.15点球)
14点球位于主球的正中,15点球位于正中偏下一点,均为定点球,击打时不易滑杆。
应根据目标球的位置和其与主球的距离来掌握击球的力度,大小均可。但是出杆必须采取抽打的办法,而且要干脆利索,不能拖泥带水。
二、跟进球(13.12点球)
13点球位于主球正中偏上一点,不易滑杆,但是如果采取抽打的方式,往往击成定点
球或跟进距离极小。12点球位于主球正中的上部,容易滑杆。
击打时架桥必须要离高,出杆要保持平稳。击打12.13点球时不宜采取抽打的方法,应采用推杆的方式,但应注意避免犯规(不要在出杆后仍使杆头与主球相贴或跟出的距离超过一个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