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应试教育主导的国家再大也不会强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9 14:46
  • 提问者网友:火车头
  • 2021-03-19 09:28
应试教育主导的国家再大也不会强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3-19 10:34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知从何年何月起,这样的顺口溜流传于学生的口头,附着于学生的身心,沉淀于学生的记忆。多少学子在繁复的考试之中节节败退、惨遭出局,多少学子在分数面前频受斥责、失却尊严,又有多少学子承受不住升学的重压、自断余生……
这一切,都与一个词有关,那就是——应试教育。
【认识的提炼和升华】
对应试教育,我们或许都能说出个一二,却不一定能说得深刻说得透彻。一方面缘于应试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性、现实操作的变异所衍生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缘于痼疾深重而又积重难反的教育体制弊端长久积攒的历史惯性。因此,考察应试教育,有必要知晓其渊源,洞察其本质,廓清认识,方能指陈垢弊,荡涤阴霾。
一、拆丝剥笋,逆流讨源
中国传统社会对人才的选拔,早期采用“征辟制”。所谓“征辟”指的是征召和荐举,或由君王“钦点”,或由三公以下官员举荐。这种选材方式随意性大,而且有时并不能真正将贤能之人选荐上来。隋代以降,科举制建立,屏弃了以往的做法,人才的选取面大为开阔,使相当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布衣庶民可以通过考试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也正是这一选材方式,在1300多年的承继之中,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逐渐形成了“学校——考试——做官”人生进取模式。“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所以才有“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成为读书人的精神动力之源。
这种人生价值取向延展至今,人们对关乎前途命运的考试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个中当然包含着科举进阶的心理积淀(至今尚有人称考取高校为“鲤鱼跳龙门”)。对学生及学校优劣的认知评价依然是唯分数、录取是瞻,分数的作用和“魅力”被无限制地夸大、玄化,成为一种人人岂敢不膜拜,个个岂敢不低头的神化符号。因此,溯源而上,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出现的应试教育以及由此诞生的考试经济,均是传统意识、腐朽文化的畸形延续。
二、抽钉拔楔,洞察本质
应试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极端化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①应试始终坚持挑选和剔除的原则,在一次次的考试中挑出精英剔去庸碌,只是少数学生最终成为教育的受益者,多数人则只是匆匆过客,因而造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和教育歧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老师的“教”也就照顾不到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不少学校分快、中、慢班,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成了优等生的陪衬,做了绿叶,托举了红花,任务就算完成了。因此一个初中毕业生说不完整几句象样的话,写不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
②教育内容目标单一狭隘。升学考的教,不考的不教,应试技巧性的东西教得多,知能性的东西传授得少,更不要谈其他诸如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审美感知、劳动技能等素质的培养。考试成了学校的一切,为了取得好分数,大学的考题下放到高考试题中,高中下放到初中,初中下放到小学。层层加码,课堂教学就是将课本知识拆分成若干道烦琐的试题,一遍遍地练。
③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机械重复的无效劳动充斥整个学习过程。重知能培养的老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重分数的老师惟恐学生认知不到位,举三反一。一篇课文的生字词,第一遍学,要抄写若干遍,单元复习又得若干遍,期中期末再来若干遍。这中间还不能出错,错了要被罚。乌鲁木齐市12岁小学生李星睿,就因不堪老师作出的停课抄写110页课文的处罚而自缢身亡。小学生每天课业高达十个半小时,疲于奔命,穷于应付,根本就没时间看课外书。小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上学真苦恼,书......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