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孝文帝以洛阳为都城的原因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4 09:08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02-14 00:42
孝文帝以洛阳为都城的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2-14 02:12
孝文帝以洛阳为都城的原因有:
  1.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
  2.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3.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
  孝文帝亲政后,将国都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继而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胡服为汉服,仿南朝典则定官制朝仪。这些改革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北方的统一。
  孝文帝迁到洛阳的决心早已定下,但在当时只能争取到一半的朝臣支持。为了南迁洛阳,他可谓煞费苦心。他假称南征南齐,当20万大军到达洛阳之后,便以迁到洛阳作为条件以压服那些劝阻他劳师远征的大臣们。终于在496年,正式迁到洛阳。
  人物介绍: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他是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到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拓跋宏的家族成员有拓跋弘、拓跋濬和常山公主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2-14 02:45
北魏孝文帝于493年借口南伐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