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关爱留守儿童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7 08:37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02-06 07:50
教师怎样关爱留守儿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2-06 09:14
问题一:教师应该如何对待留守儿童 首先,老师应有爱心。班主任、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留守孩子,更不得歧视留守学生。“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留守学生”本身缺少父母的爱,所以他们更需要爱,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台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 其次,作为班主任,要随时洞察学生心理,要随时随地倾听留守学生的心声,有针对性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用真情推开一扇扇幼小的心门,解开一个个心结。“留守学生”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学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学生”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部分“留守学生”因长时间失去父母的呵护和管教,学业和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产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语、情绪低落等现象,这种状况,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可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学生以更多关注,激发其热情。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共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各方面情况均了然于心。 再次,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教育;同时,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子关的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让学生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即切实加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老师要因材施教,并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后,课余时间不但过得充实,而且还富有意义。留守学生是未成年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创设人人关心孩子,个个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学生”的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问题二: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去关爱留守儿童 了解家庭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关心学习状况,帮助其成长问题三:班主任应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当今中国,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下, 大规模大范围的农村人口为改变生存现状大量外出务工。夫妻双双外出,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父母与子女聚少离多,父母达不到监护人的角色要求,子女缺乏亲情, 生活无人监护,学习无人监督,行为上缺乏正确有效的指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性格形成、安全、行为、生活、学习、品德等方面造成不良的影响。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难以顺利完成学业。
一、 当前留守儿童现状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我们知道,儿童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而留守儿童却缺失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教育因素--家庭教育。
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使得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位,很多家长都将自己的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只是在生活上尽量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却忽视了孩子们真正的心理需求。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以及学习成绩都受到影响。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养成起着关键性作用,而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却落在了隔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由此就形成了不合理的隔代教育,大多数老人只是管孩子们的吃、穿、住和生命安全,只要等孩子的父母回来能给孩子的父母交差能将孩子完完整整地交给他们就行,更多的老人们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常在嘴里念叨这孩子可怜,父母在他5岁时就外出打工,于是他们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是溺爱,而不是应有的关爱。如果哪家的孩子欺负自己的宝贝孙子外孙,他们就会教孩子你爹妈不在身边,不能太弱,太弱就会被欺负,如果下次再有人欺负你,绝对不能示弱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想、行为就进入了误区,如不及时阻止及矫正,就很可能酿成大错。同时父母和子女长期分隔两地,不利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即使父母偶尔会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孩子们都只是简单的敷衍,父母很难从这种简短的回答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出现。而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需求与教育关爱力不从心。使其学校教育也显得无能为力。家校缺乏沟通,监护不力,留守儿童厌学逃学,不服管教,成绩下降。导致大部分教师觉得现在的学生难教。特别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更难管理。这有几方面的原因:
1.办学布局欠合理,办学条件差。就我学校而言,办学条件极其艰苦。没有专门生活教师,只能由肩负艰巨教学任务的班主任兼任生活教师,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另外,农村学校办学经费存在严重不足,制约着硬件设施和师资待遇。无力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从而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思想教育。
2.师资缺乏。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妇辅导教师。虽然素质教育早作为教育改革的内容被提出,但是在农村,学校却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升学率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更是令人堪忧。
3.家访不到位。 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老师不能及时就他们的学习思想状况与其父母沟通,而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部分由于自身素质的缺乏而导致老师与其沟通困难。长期一来,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由于师资力量经费限制,教师工作繁重和地域限制,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家访偏少。缺乏对其家庭情况的了解,未能给以特殊关爱。
4.教育理念滞后。在教育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评价方式之前。目前还在实行不是应试教育的应试教育。农村教育照样盯在升学教育理念上。教师不能照顾所有的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大家关心的是有几个人能考上重点中学,从而忽视了那些差等生的学习,导致优等生和差等生两极分化严重,使得一部分差......余下全文>>问题四:教师如何关心留守学生 改革开放给农村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为广大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外面的世界更多的讯息传到了农村,使广大农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时农村在某些方面也在悄悄发生变化,那就是离婚率的不断攀升。究其原因不外忽:1、长期外出打工,两地分居,造成感情淡薄。2、婚外恋。3、因经济或社会地位变化导致离婚。4家庭暴力导致离婚。5、草率结合导致离婚。不管是以上那种原因造成的离婚,受到伤害最大的都不是当事人双方,而是他们的子女。他们得不到完整的父母的爱。因此他们身上的问题在学校也表现的比别的儿童的要严重的多。那么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单亲儿童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的:一、心理疏导,扫除和谐交流的障碍。学生对老师总是充满期待感,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亲情的残缺,使他们格外向往老师能给他们完整宽厚的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把他们当作学生,又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当作平等的朋友。多找机会和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耐心和宽容。这些孩子大多有较强的戒备心理,起初找他们谈话,他们往往不想敞开心扉,不愿意和你讲真话。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地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寻找靠近他们生活的话题,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随着交谈次数的增多,所谈的话题可以逐渐扩展,内容也可随着不断深入。这样自然会出现许多走进他们心灵的契机,老师可适时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这些孩子矫正不良的心理状态,重新找回往日的快乐。在和单亲家庭孩子谈心时,老师尽可能地进行个别交流,小心地呵护他们敏感的自尊心。尤其注意在公众场合更要做得自然得体,既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是一种怜悯,又不能让老师的关爱成为他们放纵自己的借口。二、激发兴趣,捕捉他们身上的亮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会使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迁移注意力,减少胡思乱想、多愁善感的时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鼓励这些孩子大胆地参与,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我带他们走进大自然,教育学生大胆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我和他们共同主持全校性的班会公开课,形象地引导学生实施自我管理;我陪他们访问网站,真切地告诉学生知识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在集体活动中,这部分同学开阔了心胸,拓宽了眼界,陶冶了情操,不知不觉地也和其他同学一起又跳又跑,有说有笑。齐抓共管,发挥教育合力的功能。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老师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四、 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五、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余下全文>>问题五:浅谈教师应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在原籍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者的系统工程,单靠一方努力是完全不够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当今面临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1、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2、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3、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乱拿别人的东西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隔代监管和隔代教育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后,就把儿童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管,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负责照管孩子的农村老人不仅年迈而且绝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难以从体力和智力上担负监管重任,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留守儿童就会产生畸形心态,主要表现为:任性、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重;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没有上进心,集体荣誉感不强。 2、学校的不当评价、教师的不当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1)学校的“分数”评价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学校以分数高低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价机制,把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我们的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又经常违纪的学生,便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管,而这一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推进,学校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各学校、基层教育部门制订的考核细则中不难发现,无论从多少个指标中来考核教师,最终拉开教师之间分数的还是班级学生们的“考分”。(2)教师的不当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①教师不当的教育,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成绩好坏或听不听话,是直接影响教师学生观的主导因素。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对成绩差的学生常常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或者是给予很少的机会。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和信任,于是就会抑郁悲观,往往以“不好”、“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弃,这样......余下全文>>问题六:教师应该怎样对待留守儿童 一、老师要成为“留守儿童”的良师益友,对“留守儿童”充满爱心。
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因为有爱才有教育,有爱才有魅力,有爱才有威望,有爱才有成功。班主任、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留守孩子,更不得歧视留守儿童。“爱的力量是无穷”,使留守儿童能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留守儿童本身缺少父母的爱,所以他们更需要爱,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台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
二、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导“留守儿童”走出心理误区。
作为班主任,要随时洞察留守儿童心理,要随时随地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有针对性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引导,用真情推开一扇扇幼小的心门,解开一个个心结。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部分留守儿童因长时间失去父母的呵护和管教,学业和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产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语、情绪低落等现象,这种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可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留守儿童以更多关注,激发其热情。平时,细心观察留守儿童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分析思想动态;关注留守儿童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留守儿童各方面情况均了然于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教育;同时,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子关的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活动中培养留守儿童多方面的兴趣,让留守儿童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即切实加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使留守儿童的特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在留守儿童的兴趣培养上,老师要因材施教,并注意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留守儿童有了良好的兴趣后,课余时间不但过得充实,而且还富有意义。
总之,老师在教育中只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方法,相信他们也会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问题七:关爱留守儿童乡村教师可以做什么 尽一切可能给每一位学生足够的关爱。问题八: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当前,许多农村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而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从而使一群群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留守儿童有的任性、冷漠、自卑封闭,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内向、孤独、柔弱无助;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还有的连学科作业都无法完成。因此,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导这些孩子尊师守纪﹑安心学习和健康地成长呢?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有以下一些具体做法。建立动态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为了准确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弄清楚本班留守儿童的性格差异。在实践中,我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核对落实,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档案。掌握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的住址及联系方式﹑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并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让家长尽量做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增进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还要多与监护人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用心付出真爱,唤醒留守儿童的心灵感应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他们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注重在生活学习、亲情体验等方面的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主要做法是:1.定好目标,落实帮扶。针对我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科任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表现﹑学习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所取的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在留守儿童有病时,及时带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我班的邹俊朗同学在上劳动课时,右脚不慎扭伤。我闻讯后,及时将该学生送至县人民医院去医治,在他医院疗养期间,每天坚持为他嘘寒问暖,补习功课。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真正关心、关爱。该学生伤愈出院后,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成绩不断地提高,多次被学校评为“星级学生”。2.分类指导,因人施教。由于留守儿童的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切然不同。在实施帮扶指导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修养欠缺的留守儿童,应分别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并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他们的学习、生活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班留守儿童周盈盈,其父母都在东莞打工,由其60多岁爷爷代为看管,她衣着时髦,好出风头,成绩时好时坏,其爷爷根本管不着。我在全面了解该生的情况后,制定了具体的教育引导方案,利用班会课让其他留守儿童讲叙自己是如何做到约束自己,使其父母亲在外安心,顺心工作,并让她与其父母通过电话了解父母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教育,有一次,我发现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吴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强感情交流,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外出的打工父母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同时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导致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逃学上......余下全文>>问题九:请从教育法律法规谈谈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关注留守儿童这 字数多少?
一、 当前留守儿童现状与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我们知道,儿童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而留守儿童却缺失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教育因素--家庭教育。
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使得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位,很多家长都将自己的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只是在生活上尽量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却忽视了孩子们真正的心理需求。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以及学习成绩都受到影响。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养成起着关键性作用,而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却落在了隔代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由此就形成了不合理的隔代教育,大多数老人只是管孩子们的吃、穿、住和生命安全,只要等孩子的父母回来能给孩子的父母交差能将孩子完完整整地交给他们就行,更多的老人们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常在嘴里念叨这孩子可怜,父母在他5岁时就外出打工,于是他们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是溺爱,而不是应有的关爱。如果哪家的孩子欺负自己的宝贝孙子外孙,他们就会教孩子你爹妈不在身边,不能太弱,太弱就会被欺负,如果下次再有人欺负你,绝对不能示弱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想、行为就进入了误区,如不及时阻止及矫正,就很可能酿成大错。同时父母和子女长期分隔两地,不利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即使父母偶尔会打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孩子们都只是简单的敷衍,父母很难从这种简短的回答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出现。而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需求与教育关爱力不从心。使其学校教育也显得无能为力。家校缺乏沟通,监护不力,留守儿童厌学逃学,不服管教,成绩下降。导致大部分教师觉得现在的学生难教。特别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更难管理。这有几方面的原因:
1.办学布局欠合理,办学条件差。就我学校而言,办学条件极其艰苦。没有专门生活教师,只能由肩负艰巨教学任务的班主任兼任生活教师,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另外,农村学校办学经费存在严重不足,制约着硬件设施和师资待遇。无力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从而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思想教育。
2.师资缺乏。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妇辅导教师。虽然素质教育早作为教育改革的内容被提出,但是在农村,学校却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升学率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更是令人堪忧。
3.家访不到位。 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老师不能及时就他们的学习思想状况与其父母沟通,而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部分由于自身素质的缺乏而导致老师与其沟通困难。长期一来,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由于师资力量经费限制,教师工作繁重和地域限制,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家访偏少。缺乏对其家庭情况的了解,未能给以特殊关爱。
4.教育理念滞后。在教育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评价方式之前。目前还在实行不是应试教育的应试教育。农村教育照样盯在升学教育理念上。教师不能照顾所有的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大家关心的是有几个人能考上重点中学,从而忽视了那些差等生的学习,导致优等生和差等生两极分化严重,使得一部分差......余下全文>>问题四:教师如何关心留守学生 改革开放给农村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为广大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外面的世界更多的讯息传到了农村,使广大农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时农村在某些方面也在悄悄发生变化,那就是离婚率的不断攀升。究其原因不外忽:1、长期外出打工,两地分居,造成感情淡薄。2、婚外恋。3、因经济或社会地位变化导致离婚。4家庭暴力导致离婚。5、草率结合导致离婚。不管是以上那种原因造成的离婚,受到伤害最大的都不是当事人双方,而是他们的子女。他们得不到完整的父母的爱。因此他们身上的问题在学校也表现的比别的儿童的要严重的多。那么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单亲儿童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的:一、心理疏导,扫除和谐交流的障碍。学生对老师总是充满期待感,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亲情的残缺,使他们格外向往老师能给他们完整宽厚的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把他们当作学生,又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当作平等的朋友。多找机会和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耐心和宽容。这些孩子大多有较强的戒备心理,起初找他们谈话,他们往往不想敞开心扉,不愿意和你讲真话。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地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寻找靠近他们生活的话题,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随着交谈次数的增多,所谈的话题可以逐渐扩展,内容也可随着不断深入。这样自然会出现许多走进他们心灵的契机,老师可适时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这些孩子矫正不良的心理状态,重新找回往日的快乐。在和单亲家庭孩子谈心时,老师尽可能地进行个别交流,小心地呵护他们敏感的自尊心。尤其注意在公众场合更要做得自然得体,既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是一种怜悯,又不能让老师的关爱成为他们放纵自己的借口。二、激发兴趣,捕捉他们身上的亮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会使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迁移注意力,减少胡思乱想、多愁善感的时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鼓励这些孩子大胆地参与,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我带他们走进大自然,教育学生大胆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我和他们共同主持全校性的班会公开课,形象地引导学生实施自我管理;我陪他们访问网站,真切地告诉学生知识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在集体活动中,这部分同学开阔了心胸,拓宽了眼界,陶冶了情操,不知不觉地也和其他同学一起又跳又跑,有说有笑。齐抓共管,发挥教育合力的功能。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老师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四、 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五、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余下全文>>问题五:浅谈教师应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在原籍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者的系统工程,单靠一方努力是完全不够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当今面临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 1、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2、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3、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乱拿别人的东西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隔代监管和隔代教育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后,就把儿童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管,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负责照管孩子的农村老人不仅年迈而且绝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难以从体力和智力上担负监管重任,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留守儿童就会产生畸形心态,主要表现为:任性、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重;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没有上进心,集体荣誉感不强。 2、学校的不当评价、教师的不当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1)学校的“分数”评价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学校以分数高低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评价机制,把学生划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我们的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又经常违纪的学生,便是不闻不问,不理不管,而这一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虽然新课改在不断推进,学校的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各学校、基层教育部门制订的考核细则中不难发现,无论从多少个指标中来考核教师,最终拉开教师之间分数的还是班级学生们的“考分”。(2)教师的不当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①教师不当的教育,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成绩好坏或听不听话,是直接影响教师学生观的主导因素。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对成绩差的学生常常是一点机会都不给,或者是给予很少的机会。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和信任,于是就会抑郁悲观,往往以“不好”、“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厌弃,这样......余下全文>>问题六:教师应该怎样对待留守儿童 一、老师要成为“留守儿童”的良师益友,对“留守儿童”充满爱心。
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因为有爱才有教育,有爱才有魅力,有爱才有威望,有爱才有成功。班主任、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留守孩子,更不得歧视留守儿童。“爱的力量是无穷”,使留守儿童能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留守儿童本身缺少父母的爱,所以他们更需要爱,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台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
二、正确认识“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导“留守儿童”走出心理误区。
作为班主任,要随时洞察留守儿童心理,要随时随地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有针对性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引导,用真情推开一扇扇幼小的心门,解开一个个心结。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他们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在一起生活。部分留守儿童因长时间失去父母的呵护和管教,学业和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产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语、情绪低落等现象,这种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可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给这些留守儿童以更多关注,激发其热情。平时,细心观察留守儿童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分析思想动态;关注留守儿童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留守儿童各方面情况均了然于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教育;同时,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子关的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活动中培养留守儿童多方面的兴趣,让留守儿童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即切实加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使留守儿童的特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在留守儿童的兴趣培养上,老师要因材施教,并注意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留守儿童有了良好的兴趣后,课余时间不但过得充实,而且还富有意义。
总之,老师在教育中只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方法,相信他们也会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问题七:关爱留守儿童乡村教师可以做什么 尽一切可能给每一位学生足够的关爱。问题八: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当前,许多农村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而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从而使一群群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留守儿童有的任性、冷漠、自卑封闭,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有的内向、孤独、柔弱无助;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还有的连学科作业都无法完成。因此,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导这些孩子尊师守纪﹑安心学习和健康地成长呢?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有以下一些具体做法。建立动态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为了准确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弄清楚本班留守儿童的性格差异。在实践中,我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核对落实,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档案。掌握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的住址及联系方式﹑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并主动电话联系留守儿童的家长,让家长尽量做到定时与子女通电话、增进感情,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还要多与监护人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用心付出真爱,唤醒留守儿童的心灵感应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他们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注重在生活学习、亲情体验等方面的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主要做法是:1.定好目标,落实帮扶。针对我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我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科任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表现﹑学习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所取的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在留守儿童有病时,及时带其诊治,悉心照料。比如:我班的邹俊朗同学在上劳动课时,右脚不慎扭伤。我闻讯后,及时将该学生送至县人民医院去医治,在他医院疗养期间,每天坚持为他嘘寒问暖,补习功课。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真正关心、关爱。该学生伤愈出院后,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成绩不断地提高,多次被学校评为“星级学生”。2.分类指导,因人施教。由于留守儿童的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切然不同。在实施帮扶指导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修养欠缺的留守儿童,应分别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并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他们的学习、生活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例如我班留守儿童周盈盈,其父母都在东莞打工,由其60多岁爷爷代为看管,她衣着时髦,好出风头,成绩时好时坏,其爷爷根本管不着。我在全面了解该生的情况后,制定了具体的教育引导方案,利用班会课让其他留守儿童讲叙自己是如何做到约束自己,使其父母亲在外安心,顺心工作,并让她与其父母通过电话了解父母打工的艰辛生活。通过长时间的反复教育,有一次,我发现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到:“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吴老师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生活的艰辛,我一定会重新认识自我……”从此,该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强感情交流,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外出的打工父母没有时间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同时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导致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逃学上......余下全文>>问题九:请从教育法律法规谈谈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关注留守儿童这 字数多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