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伤财的观点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0:49
- 提问者网友:你给我的爱
- 2021-04-05 06:50
老民伤财的观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4-05 07:44
(3)民工:对开凿运河十分反感,大量民夫被征用服沉重的徭役,受着非人的待遇。商人:支持赞成朝廷修运河,这样南北连通之后,北到涿郡,南到余杭,交通更便利,货物往来更方便,生意会越来越好。主管经济的大臣:既支持又反对的矛盾心态,修了运河确实可以使南北联系加强互通有无,有利于巩固统治,货物交换方便,对经济的好处是肯定的,但如此重的徭役摊派在百姓身上无疑是劳民伤财,此事还须从长计议。(4)胡曾对隋朝开凿运河持否定态度,认为运河的开凿劳民伤财,加重百姓负担,更使隋炀帝沉迷享乐,最终导致身死国灭。而皮日休对运河的开凿持赞成的观点,他认为开凿运河加强南北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件大功劳。真正导致隋朝灭国的不是运河的开凿,而是运河开凿后,隋炀帝的昏庸享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4-05 08:13
【读音】:láo mín shāng cái
【出处】:《周易·节》:“不伤财,不害民。”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无益的劳动。
【近义词】:事倍功半、舍本求末、因小失大
【反义词】: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示例】:天下闻风皆争进奇巧,则~自此始矣。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平王曰:‘今犬戎逼近镐京,祸且不测,朕欲迁都于洛何如?’今宫阙焚毁,营建不易,劳民伤财,百姓嗟怨。”
【出处】:《周易·节》:“不伤财,不害民。”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无益的劳动。
【近义词】:事倍功半、舍本求末、因小失大
【反义词】: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示例】:天下闻风皆争进奇巧,则~自此始矣。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平王曰:‘今犬戎逼近镐京,祸且不测,朕欲迁都于洛何如?’今宫阙焚毁,营建不易,劳民伤财,百姓嗟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