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叙事】求初中语文教育叙事3000字不是教学叙事也不要班主任....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7 07:50
- 提问者网友:几叶到寒
- 2021-03-06 20:48
【中学语文教育叙事】求初中语文教育叙事3000字不是教学叙事也不要班主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03-06 21:45
【答案】 感动——初中语文课之魂(教育叙事)
2000年起,中央电视台连续8年推出了《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评选,给中国大地掀起了一阵阵感动的热潮.全国各地上上下下相继推出了《感动××》的评选,我所知道的就有《感动龙江》、《感动》、《感动柯桥》,还有《感动福全》,感动的人和事走进千家万户,感动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股强劲的“感动之风”也吹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凡是有点感动的课文,或者课文中有感动的人和事,敏感的语文老师总要问问学生:哪些地方(语句)让你感动了?于是学生钻入课文,寻找感动的地方,划出感动的语句,接着交流感动的理由,而后读出感动的句段.“感动”成了语文课堂里的“流行歌曲”.
在这和平安逸的年代,我们的孩子的确远离了感动,有的孩子不知感动为何物,许多令老一辈感动的人和事,我们的孩子却感动不起来.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们的感动,一个不会感动的人一定是个不完整的人.语文学科有着先天的感动条件,有着众多的感动因素,语文课不让学生感动,还有什么课能让学生感动呢?
孩子们失落了感动,我们总想帮助孩子拾起感动,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学会感动.顺着这股感动的潮流,语文老师不由自主地成了“弄潮儿”,也试图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中感动一回,一回不够再感动第二回、第三回,仿佛我们的语文课成了“感动课”,没有感动仿佛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语文课的人文特色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公开课里,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了语文课的一大“亮”点,文化的,精神的,思想的,人性的内容给语文课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语文教学的风格与流派异彩纷呈.有的老师为了追求“人文”,以为“感动”就是体现“人文”,便把“感动”移植进了语文课堂.
当我们第一次听到“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的时候,也许会为之一振,感觉很新鲜,认为这样的提问(探究)方式触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动”的语句畅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感动”来自于学生的言语,而且是从文本的语句中获得的“感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似乎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要感动他人,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更何况是感动孩子.我们在观看《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盛典的时候,也并不是每一个人物的事迹都能让人感动的.而此类节目的制作完全是大手笔的,声光电一应俱全.语文课堂里无非就是文本和课件,还有师生间的对话,要想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动,教师还真得使出“十八般武艺”.
由于生活阅历、情感积淀的欠缺,学生的感动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触即发的,而是随着阅读的层层深入,感动才会慢慢抵达学生心头.当老师提出“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时,学生的感动往往是粗浅的、模糊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感动,学生的“回答”只是为了感动而“感动”,为了给老师“解难”,为了博得老师的赞许,这样的“感动”不是真实的,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
我不太赞成这种“先入为主”的感动,也不赞成这种“空洞直白”的感动,我们期待“读到深处情自流”的感动.可以随处套用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不可能有鲜明的个性,也体现不出教学设计的独到新颖.当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感动”时,也许我们反而远离了感动,反而感动不起来了.
“条条大道通罗马”,在通往“感动”的路上,我们不止一条路可以走,我们完全可以另辟蹊径,选择另一个角度,选择另一条思路,照样可以到达“感动”的彼岸.倘若语文课里不提“感动”二字,不说“感动”二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就感动了,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我理想中的“感动课堂”.
2000年起,中央电视台连续8年推出了《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评选,给中国大地掀起了一阵阵感动的热潮.全国各地上上下下相继推出了《感动××》的评选,我所知道的就有《感动龙江》、《感动》、《感动柯桥》,还有《感动福全》,感动的人和事走进千家万户,感动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股强劲的“感动之风”也吹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凡是有点感动的课文,或者课文中有感动的人和事,敏感的语文老师总要问问学生:哪些地方(语句)让你感动了?于是学生钻入课文,寻找感动的地方,划出感动的语句,接着交流感动的理由,而后读出感动的句段.“感动”成了语文课堂里的“流行歌曲”.
在这和平安逸的年代,我们的孩子的确远离了感动,有的孩子不知感动为何物,许多令老一辈感动的人和事,我们的孩子却感动不起来.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唤醒孩子们的感动,一个不会感动的人一定是个不完整的人.语文学科有着先天的感动条件,有着众多的感动因素,语文课不让学生感动,还有什么课能让学生感动呢?
孩子们失落了感动,我们总想帮助孩子拾起感动,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学会感动.顺着这股感动的潮流,语文老师不由自主地成了“弄潮儿”,也试图让孩子们在语文课中感动一回,一回不够再感动第二回、第三回,仿佛我们的语文课成了“感动课”,没有感动仿佛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
语文课的人文特色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公开课里,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了语文课的一大“亮”点,文化的,精神的,思想的,人性的内容给语文课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语文教学的风格与流派异彩纷呈.有的老师为了追求“人文”,以为“感动”就是体现“人文”,便把“感动”移植进了语文课堂.
当我们第一次听到“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的时候,也许会为之一振,感觉很新鲜,认为这样的提问(探究)方式触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动”的语句畅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感动”来自于学生的言语,而且是从文本的语句中获得的“感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似乎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要感动他人,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更何况是感动孩子.我们在观看《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颁奖盛典的时候,也并不是每一个人物的事迹都能让人感动的.而此类节目的制作完全是大手笔的,声光电一应俱全.语文课堂里无非就是文本和课件,还有师生间的对话,要想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动,教师还真得使出“十八般武艺”.
由于生活阅历、情感积淀的欠缺,学生的感动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触即发的,而是随着阅读的层层深入,感动才会慢慢抵达学生心头.当老师提出“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时,学生的感动往往是粗浅的、模糊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感动,学生的“回答”只是为了感动而“感动”,为了给老师“解难”,为了博得老师的赞许,这样的“感动”不是真实的,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
我不太赞成这种“先入为主”的感动,也不赞成这种“空洞直白”的感动,我们期待“读到深处情自流”的感动.可以随处套用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不可能有鲜明的个性,也体现不出教学设计的独到新颖.当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感动”时,也许我们反而远离了感动,反而感动不起来了.
“条条大道通罗马”,在通往“感动”的路上,我们不止一条路可以走,我们完全可以另辟蹊径,选择另一个角度,选择另一条思路,照样可以到达“感动”的彼岸.倘若语文课里不提“感动”二字,不说“感动”二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就感动了,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我理想中的“感动课堂”.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3-06 22:58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