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7 06:17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2-26 13:30
就是做 历史 生物 地理 这三门功课的笔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2-26 14:07
1.把思维导图应用在各科目的学习中。如果您是初三或高三毕业班的同学,可以用思维导图一天整理一本文史类科目的书本知识,实际上您已经通过自习的方式复习了一次课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科目的复习也可以先画思维导图,把课本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思维导图上,然后不断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复习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如果您不是毕业班的同学,每天都上新的课程,学新的知识,那么您可以用思维导图学习每一篇新课文,每次上课可以不再大量的做直线记录式的笔记,而是把笔记变成思维导图。每一节课您都会得到一张较简单的学习地图。而每学一章或一个部分,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做一次较大范围的知识整理。这对于我们快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记忆有非常大的帮助。请大家务必“学以致用。 2.用思维导图分析整理英语课文,通过它复述英语课文。这一应用在我们过去的培训中效果显著。很多读高一和高二的学生,面对500个英文单词组成的英语课文,背诵得非常困难和痛苦,而通过思维导图整理过英语课文后,结合我们的超级全脑快速记忆技巧,这些原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背出来的英语文章,我们的学生可以在45分钟内背一篇。我为这些高中同学分析过,一个学期要学的英语文章是18篇左右,我们通过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结合我们的记忆技巧,平均一个小时背一篇文章,那么18个小时我们就能把整个学期的英语课文记住了,然后我们不断通过科学复习把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那么我们学英语就不再痛苦和恐惧了。 3.用思维导图阅读和整理课外读物。除了看报纸,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把课外读物的知识整理出来,以便留下深刻印象,丰富我们的学识。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中学生要求要读的课外读物多达上百本,其中包括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文学作品,而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我们可以丰富人生阅历,认识大千世界,认识我们的社会,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但很多爱好学习和阅读的同学,往往在看完课外读物后只“留下”很少知识在头脑里,我们通过思维导图能有效地记住这些课外读物的重点知识,让我们轻松复习这些课外读物,我们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这些知识,比如说用在作文、学习讨论、思想交流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2-26 15:10
一、教师要强调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一般包括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和考试等6个环节。在这6个环节中,听课是最重要的环节,是学习的黄金阶段。因为课堂学习是和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锻炼思维的好机会,是反馈信息的主要环节。听课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应学习的知识概念的理解、原理的掌握,影响着学生对典型题目的认识、对基本解题思路的把握。 记好课堂笔记是课堂学习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效的课堂笔记要求学生达到耳到、眼到、手到等身心合一的状态,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要素,提高学习效果。不仅如此,有效的课堂笔记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为了更充分地说明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时往往引入很多课外的内容,来补充课内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面都很重要。此外,一些学生在课堂闪现的思维火花也是难得的课堂上生成性资源。有效的课堂笔记能够帮助学生随时记下这些信息,以备将来之用。 二、教师要指明课堂笔记应该记什么 很多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并不清楚课堂笔记该记什么,他们认为只要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很重要。于是上课时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要一字不漏地记下来,结果是疲于奔命地跟着老师说话的速度记笔记,却记不下来。不仅记笔记丢三落四,而且听课也一知半解,上课忙乱不堪,下课一无所获。与此相反,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记笔记的意识,只有在老师强调的时候才勉强记上几笔。 课堂笔记究竟应该记什么?通过前面对课堂笔记的作用分析来看,课堂笔记主要有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加深记忆、补充书本不足等作用。因此,有效的课堂笔记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不仅仅要记课内的知识点,还要记老师补充的课外知识点。不仅要记下知识点,还要记下自己的疑惑。 记笔记时既要一边听讲,又要记好笔记,一些人难以跟上老师的讲话速度。所以不必用完整的句子来记笔记,换句话说就是不必一字不漏地记笔记,而是要抓住关键词或关键词组。如果能把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就能更充分地体现出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思维导图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用来记关键词的工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