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阐述色和空的关系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7-16 14:45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7-16 02:35
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阐述色和空的关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7-16 03:52

色与空的基本关系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早前没有深入了解之前,对于《心经》中的这两句话总是不理解,偶尔还从很世俗的角度拿这两句话来开玩笑。


要理清色与空的关系,首先必须弄明白色之定义与空之定义。色在佛经中是代表物质的形态,代表形形色色之事物,代表各种物质表象。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或者说色灭为空,因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不是虚无,空的存在,有点类似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源,也有点类似于一个“空”杯子,说它里面啥都没有吧?里面有空气;说它有啥吧?又看不到什么。空的境界,根据我的个人理解,应该是佛家里面一个本源性的存在,一切都发源于此,最终也归结于此,为万物之本性,类似于尘土元素。万物之生成毁灭,莫不有一个内因与外因的协助配合过程,内在为因,外在为缘,因缘际会,相辅相成,因此而有变化。总之,色为外在形态,空为内在本性;色为外缘,空为内因。


“色不异空”:物质表相之本性借助因缘合和而生,自体本性即空,一切色法皆籍众缘而生,是众多因素叠加累计的结果,本无自性,莫不当体即空。一切皆来源于尘土,最终又归于尘土,不管其中是否波涛汹涌或者是风平浪静,都是如此。一切最终皆归于平淡和自然,这个平淡和自然,即为空。想一想天地之间的万物,莫不是由那些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或不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而成,然后又按一定规律或不按一定规律化解开来,同样的元素,在此时充当这种角色;在彼刻,说不定充当的又是另外的角色。外缘无法脱离内因而发生变化发展,外缘只能是内因的一个诱导性因素,而不能是其主导。


另外,物质表相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各有所别,但其本质却是不变的,这个本质就是空的本质。


“空不异色”:万物的本性虽然为空,但总有一定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都是形形色色,莫可名状的。空之本性,离开形形色色之外相,亦无从体现。佛家有语“万相非相”,大概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不管你哪种外相或者表相,其内在本性都是同一的,万物归于一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空之本性,体现于形色各异的万事万物。内因如果没有遇到一定之外缘,亦无法发生变化发展。


“色即是空”:人间之所有一切物质、身体本来空无一体,皆由地、水、火、风四大合和而成,四大缘合之“色”离散之后,复归于空无和平静,即为空。内因外缘相互作用,产生一定变化发展的现象,这是两者结合之结果。


“空即是色”:万物之本源性,总是要依托一定外在表象而存在,内在本质总是依托一定外相而显现;万物之本源性“空”,本身之存在即是一种现象,这个现象即为“色”。空是通过色的存在而体现的。内因外缘互相作用,互为因果,互为体用。


因此,“色不异空”是因缘起之性空,因缘相合,空无之本性形成一定形色之事物外相;“空不异色”是因性空之缘起,由于一定之因缘,空无之本性通过各色表相而展现;“色即是空”是缘起无自性当体,因此终将归于“空”之本性;“空即是色”是性空为缘起之所依托,空无之本性,体现于形形色色之事物变化发展之中,同时最终之空无亦是色的一种形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7-16 06:19
应该说佛教哲学是整个佛学的精华,佛教哲学关于物质的认识,是佛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其中的空慧观,是我最为欣赏的部分。      佛教哲学分为四派,即所谓分别派、经论派、唯识派、中观派。前两派属于小乘哲学,后两派属于大乘哲学。      这四派佛教哲学中,除了唯识派以外的其他各派,无一例外地承认:“识生于境,无境便无识”(《菩提心经》),意思即是说主观意识是客观事物引起的,如果没有客观事物,便无主观意识。中观各派对唯识派的“客观是主观的外现”的观点,均有严厉批驳。      唯识派的理论基础在于“三界唯识”的说法。而其余三派皆认为,佛说“三界唯识”,是为了否定印度教中大梵天之类的造物神,并非否定客观存在。但是由于玄奘大师的威望,唯识派似乎在汉语系佛教发展得更好, 而中观派则在藏传佛教处于统治地位。      我个人非常赞同中观一派的观点。      印度月称大师在《入中观论》中说:“若无所知对象,就不可能有能知的意识”。印度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质问唯识论者说:“若先有识而后有境,则识缘和而生?若境与识同时生,其识缘何而生?若境先灭而识后生,其识缘何而生?”      那么佛教所谓色、有、空,又是什么概念呢?下面是我个人的理解。      佛陀的物质观,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事有而性空。参照《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则知一切法(客观事物)皆“有”(客观存在),是为“色”,然一切法皆无绝对的自性(没有不依赖于条件的绝对本性),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自性),是为“空”。所以,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事有而性空,正是佛对于事物的辨证认识。      佛陀认为,事物之形成,乃是缘起而性空。佛陀将一切事物分为真、俗两谛,即事物的两个方面。所谓谛,真实存在之义。真谛,又名理谛,指绝对真理、事物的自性、本质和绝对性;俗谛,亦称事谛,指相对真理、事物的现象、相关性和相对性。印度龙树菩萨说,佛说一切法,都不离二谛。      龙树菩萨著中观六论,开中观之道,便参透般若中观之理,在于区别“真”、“俗”二谛,破出“断”、“常”二见,提出俗谛意义上缘起之物并非“无”,以消除断见;真谛意义上物之自性并非“有“,以消除常见。月称大师在《中观四百颂疏》中说,佛所说之“空”,并非寺中无僧之空,乃是绳上无蛇之空。      佛教认为,佛和佛法本身,也是如此。所以《能断金刚经》中才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弥勒在其五论中说“佛没有说法”。这正符合事有性空之理。从理谛来说,诸法无我,一切皆空,无可说之法,也无说法之佛;此外,般若智慧,只有自己参证,方能开悟,所以佛没有说法,说了也白说。所以说佛一个字都没有说。所以从自性空的角度解释,佛法也无自性,佛也无自性,佛没有说法。      如果否定事物的“有”,就是否定缘起,就是否定俗谛、事谛,否定缘起,恰恰就是在否定佛法,在佛教看来,这正是没有正确的“空慧”观的表现。      总的说来,佛陀提出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究竟涅槃”,前两点充满辩证思维的智慧。佛教哲学的空慧观,对于魏晋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佛教哲学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我还有些看法,以后再说。      每次读到心经,都要联想到《老子》。在大致相同的时代,古代中国人和印度人,都对世界作出了辨证的阐释。但是佛教哲学更进一步,否定了任何绝对的存在,充分肯定了运动的普遍性。空和色,就是统一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所以恩格斯说:“佛教徒处于人类辨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我赞同这样观点。
  • 2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7-16 05:14

矛盾和统一的关系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