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19 05:54
  • 提问者网友:贪了杯
  • 2021-12-18 13:19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做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复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解释下面词语。(1)援疑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临池学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晚乃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各表现在哪里?(摘文中原句回答)你怎么看这种学习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12-18 14:37
答案:解析:   1.(1)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2)临近水池处练习写字。  (3)到了晚年才特别好。  2.(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2)那么他所擅长的书法艺术,也应该是靠自己花费精力所取得的,而不是天生的。  3.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分别表现在:“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对苦学精神赞成与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12-18 15:59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