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虎丘记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03:37
  • 提问者网友:浮克旳回音
  • 2021-04-02 12:20
虎丘记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4-02 12:34
《虎丘记》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作者采用多角度的描写方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细致描摹,形成一气如注的滔滔文势。“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是空间范围的概括,形成画面的横向开阔感,“从……至……”的提顿,一连出现“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三句比喻中兼具夸饰的描绘。像梳齿一样靠拢的游人,是对其密度的形容。“檀板”暗示下文“呕者百千”;“樽罍”隐联上文“置酒交衢”,内脉密合。如丘积、如云泻的比喻夸张,既是绘其郊游的特定情景,更是形容游客如云的盛况,服务于本段的描写重心,连用四个四字结构句,其目的是在蝉联而下的文句中形成文势的气沛畅达。行文至此,于“远而望之”四字,回笼到主体的视点上来,文气稍有提顿,遂发为奇颖的比喻句“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雁”句言其盛,“霞”句言其色,“雷”句言其声,声色交错,染色于画卷,倾声于画外,连珠式的四字结构句型,同样有文势的波荡,有主体赞美之意的浮动。比喻句的连缀,既形成气势的喷注,又使描述对象的瑰丽色彩及其喧闹声势具体化了。“无得而状”作为本段的收煞,意绪得以翻变,是从具体的比喻到抽象的概括,旨在说明这一切情景都是无法用比喻而描述出其盛状的。惟其用“无得而状”的模糊语,才能更显示这幅云蒸霞蔚般的郊游图的美不胜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