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因向他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东西算帐!”
这边“精致的淘气”什么意思?
因为宝玉以前的读书在贾政看来都非真读,其意在顽,因元春曾叫过宝玉写书文,认为宝玉肚中有几分才是,故唤做 淘气
这里的“淘气”二字本身便有褒有贬,二情兼备,再加上前面冠以“精致”二字作定语,寓褒于贬的感情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
“骂”宝玉淘气,也确实是宝玉平日淘气了些。“精致的淘气,这个评语用在贾宝玉身上,恰如其分。是斥责,也有赞许,也许还夹杂一点炫耀。连淘气都能淘出精致来,很有些欣赏的成分在内。”(金陵客《精致的淘气——读〈红楼梦〉》)孩子淘气自然得很,一点不做作。知子莫若父,也只有他贾政这样看得透,想得到,“骂”得出。看似骂得无理,实则是在客人面前堵机会,做戏闹腾,以示对孩子格外疼爱、欣赏,特别显摆孩子的课程、学业,其实就是显摆孩子的活力、智力、潜力、能力、魅力、竞争力。如果说这“骂”也是“淘气”,太做作,也是“精致的淘气”,比儿子淘气得更精致。一句“精致的淘气”,一个“精致”,一笔两到写活父子。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