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对国学经典赞美的名言,节俭的国学经典名句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22:45
  • 提问者网友:王者佥
  • 2021-04-04 01:44
对国学经典赞美的名言,节俭的国学经典名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4-04 02:17
婆罗门谚语
我是真正富有的,因为我的收入大于我的开支同我的欲求是相等的。
[英]吉本《回忆录》
勤能生则,俭能聚宝。
中国谚语
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
节俭乃充分利用生命之艺术,崇尚节俭乃诸美德之本。
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
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
在享乐上花费最少的人,是最富足的人。
人可以分两种:一种人节俭得仿佛要活到永远,另一种人挥霍得仿佛第二天就会死去。
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
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贪婪比挥霍更是节俭之大敌。
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奢未及侈,俭而不陋。
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
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
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名言警句
编辑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
清·魏禧《目录里言》
以俭立名,以侈自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录》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虞书·大禹谟》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
《周书·韦孝宽传》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宋·林逋《省心录》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资治通鉴》卷八九
《晋纪十一》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惟俭养德,惟移荡心。
《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形势解》
多求不如省费。
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声色之害,甚于鸩毒。
《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俭开福源,奢起贫兆。
《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俭则寡欲,侈则多欲。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制俗以俭,其弊为奢。
宋·王安石《风俗》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
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量入以为出。
《礼记·王制》
居丰能俭,在富能贫。
《晋书·陆云疏》
人们不理解,节俭是一笔多么大的收入。
[古希腊]西塞罗《斯多葛派的奇谈怪论》
天上也讲究节俭,把灯烛一起熄灭了。
[英]莎士比亚《麦克白》
与其卑躬屈节以求小利还不如减少零星的花费较为得体。
[英]培根《论消费》
不节俭,谁也富不了;节俭的人很少受穷。
[英]约翰逊《漫步者》
节省等于一笔可观的收入。
[荷兰]伊拉斯谟《对话集》
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