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不亦悦乎还是不亦说乎
答案:5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18:33
- 提问者网友:爱唱彩虹
- 2021-02-12 23:31
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夜
- 2021-02-13 00:44
【原文】1·1 子曰:“学(1)而时习(2)之,不亦说(3)乎?有朋(4)自远方来,不亦乐(5)乎?人不知(6)而不愠(7),不亦君子(8)乎?”
说读yuè 乐读lè 愠读yùn
【注释】 (1)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3)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4)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5)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7)愠:音yùn,恼怒,怨恨。 (8)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意思是: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o^)┘望采纳
说读yuè 乐读lè 愠读yùn
【注释】 (1)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3)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4)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5)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7)愠:音yùn,恼怒,怨恨。 (8)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意思是: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o^)┘望采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2-13 04:25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不亦悦乎
- 2楼网友:迟山
- 2021-02-13 03:07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不亦悦乎
- 3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2-13 02:26
不亦悦乎
- 4楼网友:怙棘
- 2021-02-13 01:26
如果你说的是原文,那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说”在这里读“YUE‘,是通假字。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