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镇和乡谁大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3 09:05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01-23 02:12
镇和乡谁大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1-23 02:47
1.乡和镇在行政级别上一样,(市以下村以上)对于非农人口比重较大的第一级别的地区则用乡,而对于政治或经济较集中的则用镇
2.没多大区别
自从19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以来,小城镇建设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实践多有着笔的地方。费孝通考察的是江浙1980年代的小城镇,1980年代正是乡镇企业神话流行的年代,江浙因为具有早期工商传统的地利和占据“卖方市场”的天时,依托小城镇发展出相当规模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又做大了小城镇本身。依托小城镇来实现工业化,可以离土不离乡,可以以工补农,从而可以走出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在1980年代,由小城镇大战略到市管县镇管村体制,逐步形成了当前中国农村基层的管理模式。具体到现在,就是以前的县乡体制大量改为市镇体制,县多改为市,乡多改为镇,以至有些县市已经不再有乡,而全部改称为镇了。
之所以说是乡改称为镇,是因为在当前绝大多数地区,由乡改为镇,大多只有名称上的不同,并无实质区别,乡镇有同样的体制,做同样的事情。乡和镇也有不同,镇带有城镇性质,理论上有小城镇建设的任务。小城镇建设可以为工业提供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可以为工业化提供载体,可以为城镇人口提供安居环境。不仅在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而且在中西部农业型的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景观到处都是,一栋栋楼房树立起来,一些公共设施建立起来,下水道通了,路灯装了,影剧院建了,菜市场修了,街道拓宽了,有线电视和无线电话也都有了。不过,没有改称为镇的乡也建设乡政府所在地的集市,也修街道也装路灯,也建影剧院,乡已不乡了。
小城镇建设当然是有好处的事情。小城镇不仅看起来比一般农村更有城市的味道,而且生活在其中比较方便,公共设施的利用率比较高,自来水和有线电视等容易安装到户。在那些乡镇企业较多的地方,正是小城镇为乡镇企业提供了较方便的场所,成为工业化的载体。集市贸易也容易与大市场联系起来,乡镇政府建在有规模的小城镇,行政起来也方便很多。
问题是,在当前乡镇一级,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乡镇一级,乡镇企业大多破产,通过小城镇建设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希望越来越小,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要么在农村游手好闲,要么跑到遥远的东部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打工。这些到遥远地方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离乡,因为他们在城市和沿海打工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城市安居下来的费用,中国的工业化远快于城市化,在城市就业的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然得回到农村,打工收入成为农业收入的补充,农村仍然是他们离不开的地方。这样的离土不离乡,显然与小城镇建设一类的离土不离乡有本质的不同。
中西部小城镇不仅没有乡镇工业,而且没有象样的商业。传统农业和大宗农产品也不可能产生象样的商业。这样一来,中西部的小城镇便大多成为纯粹消费性的场所,无论从外貌上看这些场所多么象城市,有多少楼房、街道、公共设施,这些场所实质上也不过是一个乡镇政府加上一个农贸市场,而且这个农贸市场主要是满足乡镇政府为主体的乡镇自身消费者需要的规模很小、交易很少的内部市场。因此,这类中西部的小城镇只是消费性的小城镇,并不能生产什么财富出来,这样的小城镇越多,对中国现代化的压力就越大,对国家财政的要求就越强,对农民的索取就越狠。这样的小城镇建设,因为没有生产性的工商业,也只能向农民收取税费,农民不多的剩余转化为小城镇消费性的钢筋水泥建筑,本来应该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钱修了街道,本来可以通过村庄建设为生产的农民提供安居环境的资源被抽取变成镇上一排排住宅楼。村庄破败起来,农田水利长年失修。
在1980年代确定发展小城镇战略时,以为有了小......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