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新月诗选》序言(节选)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8:22
  • 提问者网友:那叫心脏的地方装的都是你
  • 2021-01-03 00:5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新月诗选》序言(节选)陈梦家[注]  我们喜欢“醇正”与“纯粹”,我们爱无瑕疵的白玉和不断经受锻炼的纯钢。白玉,好比一首诗的本质,纯粹又美;钢代表诗人百炼不懈的精神。匠人在玉石上要雕镂出奇美的图像,他先要有一个想象,再准备好一把锐利的刀,又要手段,准确地把自己的想象描在玉石上,因为一个匠人最大的希望、最高的成就是在作品上发现他自己的精神。醇正与纯粹是作品最低的要求,那精神的反映,有赖匠人神功的创造,那是他灵神的移传。在他的工程中,得要安详的思索、想象的完成,是思想或情感清滤的过程。  诗具有两重创造的含意。在表现上,它所希求的是新的创造,是从锻炼中提选出的坚实的精华,它是一个灵魂紧缩的躯壳。在诗的灵感上,需要那新的印象的获取,这才是一首诗的内在,是一首新的诗的发现。所以诗人的涵养是必不可少的,真实的感情是诗人最重要的元素,如今用欺骗写诗的人到处是,他们受感情以外的事物指示。其次,要把灵感所激动的诗写出来,他要忠实于自己。技巧乃是从印象到表现的过渡,要准确适当,不使橘树过了河成了枳棘。  有些撒种的人,不留心把好种子撒在荆棘里、石头上或浅土的地方,种子就长不起来,诗也一样需要适宜的栽培。正如图画或音乐,一样需要色彩或色调的设置得宜,诗也要最妥帖、最调适、最不可少的字句,安放在所应安放的地位;它的声调,它的色彩,也要与诗的情绪相默契。  为什么一张图画安上了金框就显得清楚?为什么在城外看见昏黄的落日,圈进上道长齐的古城墙里就使我们欢喜?是的,从有限中才发现无穷。一首蕴藏无限意义的诗不在长,也许稀少的几行字句就淹没了书的海。诗是无穷意义的缩短,限制或约束,反而常常给我们情绪伸张的方便。“紧凑”所造就的利益,是有限中想到无限。诗的暗示,捡拾了要遗漏的。我们不怕格律,格律是圈,它使诗更鲜明、更美。形式是观感赏乐的外助。  在不影响内容的程度上,我们要格律,如画像不拒绝合适的金框。金框也有它自己的美,格律便是形式上给予欣赏者的贡献。但我们绝不坚持非格律不可的论调,因为情绪不容许格律来应付时,还是得听从诗的意义不受拘束地自由发展。我们绝不是在造自己的镣锁,我们要求规范地利用。匠人绝不离他的规矩绳尺,即是标准。诗有格律,才不失掉合理的相称的度量。  这些主张,差不多是我们一致的方向,仅仅是一种方向,也不知道那目的离我们多远!我们写诗,因为有着不可忍受的激动,灵感的跳跃挑拨我们的心。惑人的新奇,夸张的梦和刺激的引诱,我们谨慎不敢沾染。把住一点儿德性上的矜持,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写诗。我们写诗,只为我们喜爱写,好比是一只燕子在黑夜的天空里飞,她飞,低低地唱,何曾记得白云上留下什么记号。只是那些歌,是她自己喜爱的,她的生命,她的欢喜!  注:陈梦家(1911-1966年):中国现代诗人、考古学家。(1)就诗歌创作而言,“匠人神功的创造”指的是[  ]A.在作品中准确反映自己的精神。B.一首诗所具有的纯粹精美的本质。C.准确地把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的方法。D.作者思想或情感清滤的过程。(2)属于“诗具有两重创造的含意”的一项是[  ]A.创作中对作品的最低限的要求和建立在作者神功的创造基础上的对作品精神的反映。B.是内容上的两个不同层面:一是从锻炼中提选出的坚实的精华,二是诗人灵感上的创造。C.锤炼真实的感情,追求新的创造性的印象;准确适当地运用技巧,完成从印象到表现的过程。D.适宜诗成长的“土壤”,与诗的情绪相默契的,最妥帖、最调适、最不可少的表达形式。(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匠人在玉石上要雕镂出奇美的图像”比喻诗人要在诗作中表达自已的思想或情感。B.“橘树过了河成了枳棘”指有些撒种的人不小心将好种子撒在荆棘里,以致长不起来。C.“一张图画安上了金框就显得清楚”所强调的是在诗歌创作中恰当运用格律,能使诗更具感染力。D.“一只燕子在黑夜的天空里飞,她飞,低低地唱”表达着诗人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孜孜以求的爱诗之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1-03 02:24
答案:1.A;2.C;3.B;解析:(1)根据文中“一个匠人最大的希望、最高的成就是在作品上发现他自己的精神”一句可推得。(2)根据文章第二到第四段可推得。(3)理解过于表面化,该句意在表明:诗也需要诗人的精心培育。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1-03 02:39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