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原因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2 23:11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4-02 16:24
万历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4-02 18:02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敢于骂皇上,直接骂,毫不留情地骂,在中国历史上以明朝最为突出。明代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顿而已。
明亡于万历皇帝的说法由来已久,这种观点缘于万历皇帝30年怠政,表现有所谓的六不做,就是“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万历执政前10年,是明朝一个辉煌的瞬间,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万历为何突然要“六不做”呢?也是被言官骂成这样子的。
  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疏》,几乎就是对万历皇帝指着鼻子破口大骂,把万历皇帝描绘成一个好色、贪婪、残暴、昏庸、无能、懒惰……总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无是处的皇帝。这根本不是进谏,简直就是人身攻击、诽谤侵犯名誉。但万历皇帝最后给他的处分不过是革职为民。
  这以后,给万历皇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对这种群狼式的围攻、暴风雨式的谩骂,皇帝没了脾气,只能装聋子不理睬。雒于仁还有一个革职的处分,后来者,则干脆什么处分都没有。万历皇帝选择了沉默,选择了躲避,选择了“六不做”,任由他们去骂吧。
  勇于进谏、尽人臣之责本是件好事,但无端地放纵,奖罚不明,逐步扭曲了言官进谏的本意,最终反倒严重干扰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这也许值得我们借鉴吧。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在明朝,这些文官“骂声猛于虎”。皇帝尚且如此忍让,何况那些舞刀弄枪的武将?能干的人都给骂下台,大明朝靠什么来支撑?可见,万历不上朝的原因,就是被言官给骂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4-02 21:10
立太子
  • 2楼网友:woshuo
  • 2021-04-02 19:43
玩不过那帮文官大臣,一赌气眼不见心不烦。
  • 3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4-02 19:24
张居正过世后,万历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 (一说是染上鸦片烟瘾)。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