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庄子》里的两句话 哪位大虾能帮忙解释下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17:33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4-05 20:22
关于《庄子》里的两句话 哪位大虾能帮忙解释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4-05 21:34
《庄子·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不期粗精焉。
  郭《注》云:“唯无而已,何精粗之有哉!夫言意者有也,而所言所意者无也,故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而后至焉。”
  这里我个人认为《庄子》本文所讲的是探究“物”的方法,一是以言论之,一是以意致之。而那用这两种方法的不到的,即“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的东西,则是无法探究的——“不期粗精焉”。《齐物论》中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郭注,我觉得跟《庄子》本意颇有不同。他说:“唯无而已,何精粗之有哉!”这意思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具备“粗”或“精”的属性的;“夫言意者有也,而所言所意者无也”则是说,言论和臆想都是实际存在的,而用这实际存在的去探究那不存在的虚无,(是不可能的。)这还说得过去。而下文说:“故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而后至焉。”这却是给出了一种探究“无”的方法,是超出庄子的本意的,郭象认为,要探究无,就应该求之于言意之表,入乎无言无意之境域,那就可以了。 这里我觉得庄子有点像西方经验主义的观点:一切都是经验,经验之外为不可知。而郭象则表现出强烈的玄学神秘倾向:他用一种不可说、不可想的途径“达到”了无。以上都是个人臆想,不知道有没有荒谬可笑的成分,供君批评参考。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译:世人所贵重的道,载见于书籍,书籍不过是语言,语言自有它可贵之处。语言所可贵的是(在于它表现出的)意义,意义自有它指向之处。意义的指向之处是不可以用言语传达的,而世人因为注重语言而(记载下来)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籍,我还是觉得不足贵重,因为这是贵重(那)并不(值得)贵重的。

  下面这个你可以慢慢看看
  “言”和“意”的关系,即人的语言和心意之间的关系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热门话题。具体到艺术和审美上来,作者、鉴赏者的语言究竟能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古今多数派文论家的观点是:言不尽意。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方法,因而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传统特点,这就是重在言外之意,要求有“文外之重旨”(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使文学作品能让人体会到“味在咸酸之外”(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既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更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意境论的核心内容。追溯其理论根源,却是道家、佛家对言意关系的认识。

  言意关系的提出,原本是哲学上的一种认识论。它所关注的是人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人的思维内容能否用语言来作最准确得当。对于言意关系的讨论经历了由先秦到魏晋玄学两个阶段。

  先秦时代在言意关系上体现为儒道两家的对立。儒家主张“言能尽意”,道家则认为“言不能尽意”。《周易·系辞》中说:“子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其意。’”《系辞》所引是否确为孔子所说,已经不可考。然而《系辞》作者讲得很清楚,孔子虽然认为要做到言尽意很困难,但圣人还是可以实现的。后来汉代的扬雄就发挥了这种思想,他在《法言·问神》篇中说:“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惟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

  道家主张行“不言之教”,《老子》中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何以然?因为老庄认为,“道”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圣人之意也无法言传,用语言文字所写的圣人之书不过是一堆糟粕: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庄子·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

  世人所看重称道的是书。书不过是记载的言语,言语自有它的珍贵之处。言语可珍贵的是意义,意义自有旨趣相随。意义所伴随的旨趣,是不能用言语来传达的。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是有形事物粗糙的一面,无形事物的精微所在则可以用意念来加以想象。而言语无法表述,意念也不能体察想象的东西,就是“道”。

  庄子认为,认识主体的人在体认和把握深微之“道”时,语言和心意是有很大差别的,心意虽然也不能完全“察致”玄虚之“道”,但毕竟可以把握到一些细微之处,即其“精”者;而“言”和记录言的“书”,则充其量也只能得其“粗”者,因此虽圣贤之文章著作(“书”)也只能是“糟粕”而已,理应鄙弃之。庄子这一看似偏激荒唐之论,其实蕴涵着非常精辟的合理内核,即人的言论和书籍(当然也包括文学作品)在表达丰富复杂的心意时是并不称职的,只不过是蹩脚的工具罢了。

  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辩”是先秦言意之争的继续。它仍然是属于哲学层面上,就语言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同样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一是“言不尽意论”,一是“言尽意论”。

  “言不尽意论”的代表是嵇康。他著有《言不尽意论》一文,但今已不存,无从得知其全部思想。只有从他的《声无哀乐论》一文还可以看到某些基本观点。他用音乐作例子,说明心声之间,即思想感情同客观声音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和“言不尽意论”相对立的是“言尽意论”的代表人物是欧阳建。“言尽意论”充分肯定了语言的作用,但由于欧阳建取消了玄学家们所关心的形而上问题、境界问题,只是从一般认识论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言意关系,并没有对人学本体论的问题作出回应。所以他同玄学家们所讨论的不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所说的“意”的涵义并不相同。欧阳建所说的“意”,是形而下的事物之理;王弼、嵇康等人所说,是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前者所说,是主客体的认识问题;后者所说,则是人的存在问题,境界问题。

  在言意关系问题上,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论”。他在《周易略例·明象》篇中用《庄子·外物》篇的观点来解释《易传》中“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王弼的言意观有两个理论来源,其一是庄子的言意观,其二是《易》的言意观。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4-06 00:50
1 意谓 可以用言语谈论,是事物的粗略部分;只可以意识到而不能用言语谈论的,是事物的精微的部分。言语所不能谈论的,心意所不能达到的,是不能用精细和粗大来限定的事物。
2 世上人们所看重的称道和就是书。书并没有超越言语,而言语确有可贵之处。言语所可看重的就在于它的意义,而意义又有它的出处。意义的出处,是不可以用言语来传告的,然而世人却因为看重言语而传之于书。世人虽然看重它,我还是认为它不值得看重,因为它所看重的并不是真正可以看重的
  • 2楼网友:玩世
  • 2021-04-06 00:08
凡是可以用语言论述的东西,都是粗大之物;只能意识到的东西,便是细微之物。语言所不能论述,意识所不能观察到的,就不能用精粗去衡量了。
世上人们所看重的称道和就是书。书并没有超越言语,而言语确有可贵之处。言语所可看重的就在于它的意义,而意义又有它的出处。意义的出处,是不可以用言语来传告的,然而世人却因为看重言语而传之于书。世人虽然看重它,我还是认为它不值得看重,因为它所看重的并不是真正可以看重的。
意谓 可以用言语谈论,是事物的粗略部分;只可以意识到而不能用言语谈论的,是事物的精微的部分。言语所不能谈论的,心意所不能达到的,是不能用精细和粗大来限定的事物。
  • 3楼网友:归鹤鸣
  • 2021-04-05 22:42
1、凡是可以用语言论述的东西,都是粗大之物;只能意识到的东西,便是细微之物。语言所不能论述,意识所不能观察到的,就不能用精粗去衡量了。
2、世上人们所看重的称道和就是书。书并没有超越言语,而言语确有可贵之处。言语所可看重的就在于它的意义,而意义又有它的出处。意义的出处,是不可以用言语来传告的,然而世人却因为看重言语而传之于书。世人虽然看重它,我还是认为它不值得看重,因为它所看重的并不是真正可以看重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