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行路与读书相比,我是偏重于前者的。因为我觉得行路更具生命的快...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0 05:25
  • 提问者网友:难遇难求
  • 2021-01-19 09:49
行路与读书相比,我是偏重于前者的。因为我觉得行路更具生命的快意。孔夫子周游列国,倡导“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陆放翁远行之后深深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大思想家培根认为:“对于年轻人,旅游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对于成年人,旅游则构成一种经验。”人在旅途,非但增长见识,而且由此也容易引发出人生的感慨。比方曹操步出夏门而作《观沧海》;王之涣登鹳鹊楼而吟“欲穷千里目”;李白出荆门感叹“蜀道难”;杜甫登高展望“不尽长江滚滚来”……一个人的思维空间会由此而变得开阔,生命会由此而变得充实,生活会由此而更加富有情趣和味道。走过北京环城大街,才会觉得自己居室前小路的狭窄;漫步上海外滩眺望,才会有现代文明扑面而来的感觉……人在旅途,接受了各种信息,这时才会深深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读书的不足,从而激发强烈的读书愿望;才会感到不能夜郎自大,沾沾自喜,必须勤奋读书,奋起直追。行路与读书,是相辅相成的求知途径,两者皆人生不可或缺。不读书去行路,那是盲人骑瞎马,不行路尽读书,就会成为井底之蛙。路行得多,书读得多,真才实学源出于此。(1)本文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首段陆放翁的话否定的是____________,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培根的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上面的文章,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请自拟一问,并给出答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0-11-27 12:43
答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大漠
  • 2019-05-24 21:38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